時間:2023-07-17|瀏覽:244
1、除了少數幾個人,沒有誰真的在乎做了什么決定
2、真正的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教師和行政人員
與高中的學生會一樣,DeFi治理大多被當作一種騙局,告訴參與者這個過程是民主的(引用TinaHe的話)。在現實中,很多決策通常是頂層的人做的,而代價則是由終端用戶來承受。一個迫使貴族成為“天使”的系統,通常不具有去中心化治理的長期可行性。
免責聲明:我將使用現實加密貨幣治理的例子,不管對它們是批評還是表揚,我對治理過程的看法并不影響我對一個項目或協議其他方面的展望。這只是為了對歷史上的例子以及如何解決DeFi治理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一個有用的指引。
決策、決策、決策...
盯著外面的競選演說,你會發現大多數人真的不關心校園發生的事。大量的市政廳為不同的事由舉辦活動,只是你并不真正關心或沒空參與。從它最簡單的形式就能看出,加密貨幣遭遇了與世界其他地方相同的問題,主要來自小政府(像學生會)。絕大多數人就是不關心,數據證實了這一點:
目前協議治理最突出的問題是對終端投票者的好處,他們為什么要花時間投票?一般來說,大多數人都有一些參與治理的動機,無論是出于經濟上的還是道德準則上的。同樣地,想要實現更好治理結果的協議應該開始思考應如何有效地激勵良好治理。簡單的解決方案包括拿出代幣金庫的一小部分來激勵協議中貢獻大的成員,讓他們對重要事務投票,并參與尋找理解新提議的有效方法。
協議決議的主要問題之一來自大量提議的糟糕執行。大家都參與到治理的好處是他們可能都對核心協議的功能提出修改意見。而這里產生的問題是這里有無窮無盡的治理提案,且無意義的和有趣的都混雜在一起。最終,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提案太多,關心不過來。相反,可能的好處是讓受激勵的成員達到新提案所需的法定人數,然后對決議清單進行篩選。
最后是gas成本和小型用戶的問題。一般來說,代幣創始人和DAO應該盡可能地把成為最小參與者的進入門檻降到最低。在基礎層面上,創始人可以通過使用部分代幣金庫來補貼低于一定門檻的代表的gas費,以激勵良好的治理。
寡頭統治
寡頭與貴族形式的治理似乎是原始政府最常見的自然形式之一。在任何社會中,平民應該有自己的聲音,脫離于精英和知識人,這個想法(對有錢人)在任何社會都非常有吸引力,但鮮有對大多數人產生更好結果的例子。DeFi也不例外,如RicBurton在這篇文章里提到的一樣。
像任何新領域一樣,大部分早期的DeFi項目是由風險投資人引導的,他們希望支持一種新形式的金融技術。但伴隨著DeFi的成長與發展,也出現了一些與真正的去中心化協議有關的結構問題,主要是由于他們無法形成最終區別于卡特爾般運作的連貫治理模式。
在DeFi中,治理通常以投票方式進行,提案必須達到一定的票數門檻才能通過。這些票數通常根據代幣所有權分配。一個實體擁有越多代幣,它擁有的票數就越多,因此影響力也更大。理論上,這似乎是標準的民主制度。但這個簡單機制包含了DeFi治理痼疾的種子。
代幣與發展走向如下:
現在這個發展走向并不適用于所有代幣(如"公平"發行、空投等),但一般情況下,代幣都會流向擁有最多資源的人手上。問題是,這個過程通常會讓最小型用戶沒有生存空間,即使他們覺得協議或項目非常有用。
這個問題的一個簡單解決方法是像Compound那樣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