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瀏覽:264
各主要經濟體紛紛啟動央行數字貨幣議程,目的是參與貨幣競爭。正如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所說,貨幣除了促進交易外,同時也是主權的象征。當前全球支付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全球主導支付系統的競爭激烈。支付系統常常具有強大的網絡效應,使用特定支付系統的用戶越多,該系統對新用戶的吸引力就越強。因此,全球支付系統常由少數系統主導。歐洲在這場競爭中處于落后位置。
對于全球支付系統的形式和內在生態的認知,只是推動歐洲等國加速推進央行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進程的邏輯起點。近年來,政治因素影響金融系統運行的案例頻頻出現,成為促使歐洲等國加快推進的催化劑。
拉加德在講話中表達了擔憂,雖然在適當的監管下,海外支付系統可以彌補歐洲當前需求,但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保護主義政策、針對不同實體封鎖支付通道的金融制裁,意味著支付系統中斷的風險不容忽視,尤其是對于過度依賴他國支付系統的經濟體而言,風險更大。
荷蘭世界集團在評述近期主要經濟體推進央行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系統時指出,各方關心的核心仍然是本國貨幣的全球地位。引入數字歐元可能給其他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帶來明顯的競爭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央行的報告表明,未來如果引入數字歐元,必須能夠為非歐元區居民使用,以推動海外投資者對歐元的進一步需求。這表明維護和加強歐元的全球地位是非常明顯的意圖。
當然,各國推動數字央行貨幣和電子支付進程中也有許多經濟層面的考慮,其中核心是顧客偏好的變化。新冠肺炎疫情超過一半的顧客表示傾向于數字支付。麥肯錫今年7月的報告顯示,在對歐洲17個國家的調查中,絕大多數顧客傾向于在疫情結束后持續使用數字支付或進一步提高數字支付的份額。英格蘭銀行行長安德魯·貝利也表示,英國境內非現金支付需求正在顯著上升。受疫情蔓延和交際限制影響,英國現金取款量持續下降。2020年4月與去年同期相比,英國現金取款量下降了60%。即使在交際限制有所放松的7月,現金取款量仍處于低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
與零售消費需求相比,跨境支付的不便和高成本也是推動各方加快數字貨幣議程的重要動力。英格蘭銀行支付和創新執行董事維多利亞·克萊蘭德表示,預計全球跨境支付的規模將在2027年增長至250萬億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0萬億美元。然而,如此龐大規模的跨境支付面臨成本、速度、可獲得性和透明度等因素的制約。
雖然各國推動數字貨幣進程有很多理由和動機,但主要經濟體在推進這一進程時相對謹慎。安德魯·貝利表示,央行引入數字貨幣必須審慎評估。例如,要評估如何影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否會導致銀行業金融"脫媒"、如何影響信貸成本和可獲得性、央行如何提供和提供何種基礎設施、如何確保個人隱私和數據保護等問題都需要進行深入評估和思考。
因此,歐洲央行在其首次數字歐元報告中并未明確回答是否引入數字歐元的問題。美國財長姆努欽此前也表示,推出數字貨幣不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所關注的重要優先議程。雖然今年以來疫情再次引發了美國國內對數字貨幣的興趣,但考慮到上述因素,美歐仍與英格蘭銀行一樣強調了本輪數字貨幣浪潮背后的合作——加強相關國家之間的技術、政策評估和測試,以及全球政策框架的協調。因此,世界清算銀行即將與日本、加拿大、英國、歐洲、美國、瑞士和瑞典央行展開上述領域的合作。
作為央行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系統的先行者,我國的相關研究試點及其外部效應引起了各方的密切關注。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指出,推出數字人民幣將夯實我國數字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提高我國在第四次工業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