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3|瀏覽:265
10月16日,比特幣價格正式突破60000美元關口,創今年5月以來的最高價。
在比特幣ETF即將問世的背景下,礦機、礦工、礦池等產業鏈同樣迎來了高速發展,融入加密貨幣交易的生態中并促使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在產業鏈中的他們如何生存,又如何看待這個行業呢?在一次訪談中,安高盟科技(AGMH.US)的聯席首席執行官李臣君先生為我們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描繪了一個從業者眼中的行業生態。
算力是構成產業鏈的核心要素
加密貨幣“挖礦”的生態下,挖掘比特幣的礦機、礦場、礦池和運算力平臺構成了整個行業的運行模式。礦機制造商設計和生產礦機芯片將其組裝成機器出售給礦場,礦場則利用合理的運營用更低的成本挖掘數字貨幣,而運算力平臺通過整合資源出售運算力,并以做市商的身份參與到加密貨幣的交易中。而在這個過程中,李臣君先生認為礦機的算力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
比特幣ASIC礦機從2013年第一次出現,到現在已經發展了超過8年,芯片設計工藝從最初的0.18微米,到現在的7nm甚至5nm,發展了近10代,幾乎是跟著集成電路工藝同步迭代。李臣君先生表示,長期以來發展出來的評價礦機的性能,最后基本上落到“單位算力功耗”這一指標上,從最初超過1kW/T,到現在最先進的礦機已經能做到低于30W/T。
隨著市場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挖掘比特幣的難度也逐漸增大。2021年5月,在區塊鏈上開采新比特幣的所需的哈希值達到了22萬億的新高。對于產業鏈來說,如何提升挖礦的效率成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
“因為交流電的國標是16A/220V,所以單體礦機的電源上限為3520W,在所有礦機廠商都按上限來設計礦機時,性能指標就被簡化為礦機算力。”李臣君先生在訪談中詳解了礦機算力的概念,挖礦需要對能源和硬件的成本與預期回報進行預估,對于礦工來說,高算力的礦機能夠顯著降低挖出新貨幣所需要付出的平均電力、即一臺礦機算力越高,性能越好。
頂尖的芯片是怎樣煉成的
2021年8月,安高盟宣布推出其首個ASIC加密貨幣Miner-KOIMinerC16。C16搭配了C3012芯片,整機算力達到113T,支持挖掘BTC、BCH等加密貨幣,超越了同行水平。10月13日,安高盟收到了來自NowlitSolutionsCorp的3萬臺C16礦機訂單,成為該款礦機獲得的首個大規模數字礦機訂單。
“目前我們的芯片可以做到單礦機113T算力,是業界最優秀的指標。”在訪談中,李臣君先生有些自豪地表示。能做到這個指標,是因為他從事金融科技工作十余年,是資深金融軟件研發專家。2013年后,任GaoruiElectronicTechnology的首席技術官,負責新一代數字貨幣芯片及算法的研究與開發。一直在緊盯著BTC設計的前沿,緊跟每一代工藝的迭代。同時,從一開始的標準工藝庫,到定制電壓庫,到全定制底層電路,李臣君的研發團隊一直在這個領域進行探索。
“芯片的設計是整個礦機生產的重要環節之一,在芯片設計交付后,還要經歷封裝測試等環節。長期的研發生產經驗告訴我們,芯片的測試依靠傳統測試基礎設施和測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保證芯片的質量。”李臣君先生說道,“BTC芯片運行時不但需要特定的溫度,其功耗也遠比類似大小的芯片要大,傳統的測試設備支持不了高效的批量測試,所以我們也特意在研發專用測試設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
“同時,從芯片到礦機,也要經歷貼片、組裝、老化等階段,我們每一個環節都研發有相應的軟硬件進行逐環節的測試,保證每個環節都能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李臣君先生總結道。
提
熱點: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