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瀏覽:302
中國的外匯管制規定每個個人每年兌換外匯的上限為五萬美元。因此,有意投資海外房地產的中國投資者通常會采取其他方法來兌換外匯。對東京稅務機構來說,中國投資者如何兌換外匯不在他們的管理范圍之內,但這給他們的征稅工作帶來了困擾。
據了解,該照相館幫助客戶將加密貨幣兌換為日元,并從中收取傭金。然而,該照相館申報的年收入只有1000萬日元(約合8萬多美元),稅務機構在核查過程中發現其銀行賬戶存在巨額資金流入。從稅務機構的角度來看,這家公司顯然逃避了大量稅款。
該公司的收入無法向稅務機構正常申報,因為它明顯違反了中國關于外匯管制的規定。角田沈宏,現任日本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主席、曾經的退休稅務官員指出:“這個案例表明,中日兩國稅務機關需要合作,全面了解資金流向,澄清涉及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處理這些問題。”然而,由于兩國對待加密貨幣的態度截然不同,合作困難重重。
加密貨幣具有天然的“避稅”屬性。在西方社會,討論“逃避納稅”這個話題通常屬于禁忌,但隨著加密貨幣的出現,許多用戶心照不宣地接受了這一新生事物的“避稅”功能。一些極端的自由主義者甚至公開宣稱當前的稅收政策不合理,他們認為稅收的一部分用于戰爭,而他們不愿意花錢支持戰爭,所以除非政府能夠區分哪些稅款用于戰爭,否則他們可以拒絕納稅。
中國和美國在稅收結構上存在顯著差異。在中國,資本利得稅并不普遍,但存在房地產增值稅。而美國則對股票投資收取重要的資本利得稅。不同國家的稅務部門需要根據投入產出比來征收稅款,以應對各國不同的財富分布。
熱點: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