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8|瀏覽:258
前段時間,Facebook改名Meta,在社交巨頭的推動下,元宇宙進入加速期,一些上市公司也迅速跟進,但實際上他們在技術方面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我認為元宇宙風口的到來只是資本的一種接力行為,距離真正的元宇宙時代還很遙遠。
要真正解決元宇宙底層基礎需要解決硬件和內容的問題。
目前全球沒有企業能夠有效地解決元宇宙產品的硬件問題,就像很多新能源車企沒有解決自動駕駛和電池技術問題一樣。硬件設備沒有解決好,就很難推動產業的發展。
在2021年下半年之前,大部分企業對于AR/VR都是持觀望態度,直到扎克伯格親自下場,并且新能源進入一個轉向實質的階段,才出現全球范圍內對元宇宙概念的關注。
事實上,到2020年底為止,全球最大的VR企業是HTC,幾乎占據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但HTC并沒有解決盈利問題,其董事長王雪紅一直在大力投入內容領域。
其次,內容也是元宇宙概念的核心。現在很多企業并沒有內容的研發能力,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甚至有些企業對元宇宙的概念并不理解,只是貿然宣稱要進軍元宇宙,這是典型的風口主義。
從2010年之后,全球資本進入了一個高速活躍的時期,很多獨角獸企業涌現,企業不再經歷最基礎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而是通過快速融資催生出一個“龐然大物”。
然而,這種模式的弊端也很明顯。從共享經濟到新能源,再到現在的元宇宙,這些風口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但在資本風過之后,也產生了許多失敗的案例,浪費了資源和資本。
對于過熱的新能源,曹德旺曾經說過:“很多人看到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好的投資機會或者風口,于是很多企業紛紛去投資新能源電池和汽車。但我覺得,新能源汽車還是要用電,不是用水,所謂的新能源汽車本質上是電動車,有些企業稱其為新能源汽車只是為了拿補貼,但企業依靠補貼無法長久生存。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能已經存在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后會浪費很多錢,產能過剩。”
綜上所述,當前的元宇宙面臨類似的困境。最近有消息稱Meta停止開發VR和AR操作系統,該項目已經進行了幾年,涉及數百名員工。分析人士認為,該項目的擱置標志著Meta想要掌控Oculus VR頭顯以及未來的增強或混合現實設備底層軟件的努力受挫。因此,在全球領頭企業遇到困難的情況下,其他元宇宙參與者的狀況肯定也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