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瀏覽:340
以票據市場為例,近年來,基于商業匯票的票據市場業務快速增長,票據理財產品成為金融投資的熱門領域。然而,票據市場仍然存在著約70%的紙質交易,供應鏈金融業也高度依賴人工成本。
數字貨幣的概念推出后,在央行推動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上測試成功。這項技術增強了票據業務的透明度,提升了監管效率,并在法律和制度允許的范圍內支持業務試點創新。
數字票據交易申請包括出票登記申請、提示承兌申請、提示收票申請、背書轉讓申請、貼現申請、轉貼現申請。區塊鏈將執行相應的數字票據交易申請操作,實現基于區塊鏈的票據業務,并使用數字貨幣進行票據交易。
隨著技術進步,數字票據也會在應用的深化中逐步完善。跨鏈技術的發展有助于數字票據業務未來與其他區塊鏈平臺互聯互通,構筑數字經濟的新基礎設施。
央行在2021年大力展開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工作,并逐步擴大至“10個城市+1個冬奧會場景”,并在各大線上消費平臺推廣。數字人民幣的全面推廣加速了各類票據市場的業務增長,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數據,2021年票據市場累計承兌發生額同比上漲9.32%,累計貼現發生額同比上漲11.93%,貼現承兌比同比上漲1.45%。
國務院提出要增加有效金融服務供給,使用數字人民幣支持供應鏈票據平臺、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通過先進的金融科技,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原有票據業務可以通過數字人民幣實現點對點支付和秒付秒到賬。堅持使用數字貨幣可能逐漸替代紙票和電票業務,雙方都能節約資金成本,交易背景透明查賬無假,商業銀行不再需要墊款,監管將更精細智能。
業內認為,采用數字貨幣替代紙幣可以將銀行間的票據業務記賬和清算合二為一,減少時間差和信息差,降低不良分子的風險。數字人民幣在全金融市場范圍內的推行是必然的,但仍需要時間來完善。
招商證券非銀團隊分析師鄭積沙表示,數字人民幣的受理環境建設、安全和風險管理機制、監管框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數字人民幣作為金融公共基礎設施,以及新一代支付工具的先進性和信息安全性需要市場和用戶真正認可。
來源:錦泓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