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瀏覽:279
5月18日,中國金融業三大協會聯合發布公告,要求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從事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表示要調整政策,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切實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受此影響,5月24日,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再次出現大幅下跌的行情。在H股市場中,區塊鏈概念股的跌勢擴大,其中包括火幣科技跌超20%,歐科云鏈跌近13%,雄岸科技跌超8%。
市場的劇烈波動使得挖礦從業者們紛紛轉向觀望。他們對未來的預期也變得黯淡起來。
監管的連續重磅發聲之后,一些交易平臺迅速停止了相關業務。
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宣布于23日暫停在中國境內的礦機托管服務。該平臺在發給客戶的通知中稱,為了配合中國最新的行業監管政策,火幣商城決定暫停為中國境內的用戶提供礦機及衍生服務。此外,萊比特礦池也在同日宣布,停止為中國境內客戶提供礦機代購服務。
火幣的公關人員表示,礦機商城業務正在全球化發展,為了集中精力拓展海外業務,商城決定暫停為中國境內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
在交易平臺等服務商迅速調整業務布局的同時,加密貨幣市場再次出現了大幅波動。5月24日早間,比特幣的價格一度跌至每枚32000美元,以太坊的價格最低觸及每枚1740美元。截至當日18時,比特幣的價格上漲至每枚36400美元,漲幅為4.6%。以太坊的價格一度上漲至每枚2300美元,漲幅為8.9%。
一位比特幣投資者表示,對于沒有使用杠桿的人來說,比特幣的暴漲暴跌就像是坐了幾次“過山車”。但真正危險的是那些使用了杠桿做多或做空的人。“不管是做多還是做空,只要使用了杠桿,幾乎都會爆倉。”
比特幣家園的數據顯示,截至24日18時的24小時內,全網有超過21萬人爆倉,近90億元的人民幣化為烏有,其中最大單筆爆倉達到了1881萬美元。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表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資產的一個特點就是極高的波動性。”目前,投資者對于加密貨幣加密貨幣面臨的另一個較大風險就是全球范圍內更強的監管。
自去年10月以來,機構投資者加速涌入加密貨幣市場的勢頭已經開始瓦解。高盛最近表示,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參與的速度放緩,加密貨幣ETF的資金流入也減少,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替代幣。市場再次被散戶主導逐漸加大了市場大跌的可能性。
更多的挖礦者們紛紛轉向觀望。
在整頓風暴的席卷下,無論是數字交易平臺等服務商,還是加密貨幣市場生態的重要參與者——礦工們,他們對幣圈的信仰和心態正在發生變化。
一位長期投資幣圈的礦工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最近比特幣的大跌對挖礦的影響相對較小,并且礦工的收益可能還會增加。“價格下跌之后,交易量反而上升。交易越頻繁,產生的交易費用就越多,這些費用的一部分會給予礦工作為獎勵。”他說道。
然而,對于市場的整肅風潮,他并不是沒有擔憂的:“一次大跌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如果連續大跌,等到價格跌到臨界值,挖礦的收益就可能會一直被壓縮。可能連電費都無法支付。”
在劇烈波動的環境下,已經有一些挖礦者的幣圈信仰開始松動。記者了解到,最近,比特幣、狗狗幣等虛擬貨幣的堅定“帶貨者”馬斯克頻繁改變立場。同時,包括美國財政部、歐洲央行等在內的國際機構也對虛擬貨幣發出了監管信號,這導致更多的挖礦者開始轉向觀望。
令他們更加謹慎的是,當前的加密貨幣市場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礎上的。
自去年以來,在火爆行情的帶動下,礦工的挖礦收益持續攀升。為了不落后于算力競爭,為了獲得更穩定的挖礦收益,礦工們追逐礦機成為熱門趨勢——他們會主動更新設備,提升算力,增加挖礦的機會。
算力的迅速提升會導致大量電能的消耗。根據劍橋大學比特幣耗電量指數的最新數據,比特幣挖礦每年消耗約133.68太瓦時(1太瓦時相當于10億度電),這個數字超過了瑞典的用電量,在全球排名第27位。
嘉盛集團對記者表示,當前,整個挖礦行業最擔心的是,監管部門是否會對挖礦進行限制。眼下,這種擔憂可能會成為現實。5月18日,內蒙古發展和改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