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仍然無法理解
元宇宙概念的瘋狂熱潮。我可以理解資本界出現瘋狂的現象,因為每年科技行業都會涌現出一個所謂的熱點產業,然后券商和研究機構開始炒作這些板塊。根據我多年對科技行業的觀察,從智能穿戴、3D打印、VR、大數據、
區塊鏈、云計算、數字孿生到現在的元宇宙等等,每年都有一個新的熱點,但它們都不過是資本推動下的炒作而已。我可以理解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改名為Meta進軍元宇宙的行為,因為他需要一個更宏大的故事來吸引投資者,保持高股價。但從根本上說,這只是馬克·扎克伯格的一個資本故事,實現元宇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僅僅改個名字并不足以推動構建元宇宙的實現。當華爾街投資者看到Meta的新財報后,結合馬克·扎克伯格的戰略舉措,意識到元宇宙只是個還沒有具體形態的故事時,資本立即采取了實際行動。但當冷靜理性的大洋彼岸投資者看待元宇宙時,他們不會像我們這邊那樣癡迷于一個無法具體描繪的元宇宙,并且顯得近乎瘋狂。也許是因為我們有西游記和神筆馬良這樣的傳統神話故事,導致我們對科技和未來有著浪漫和充滿幻想。因此,各種研究報告、論壇和組織應運而生,企業為了吸引資本關注不得不與元宇宙聯系起來,媒體更是熱衷報道。我對這些行為都可以理解,但唯一無法理解的是一些技術專家、科研人員甚至院士也參與其中。明顯地,元宇宙并不是通過科幻創作就能實現的,也不是寫本西游記就能構建的,它需要一系列產業鏈技術的支持。在這些產業鏈技術中,無論是芯片、顯示、交互、計算還是傳輸等方面,沒有一種技術能夠支持未來元宇宙的構建。換句話說,從嚴格的技術層面出發,討論元宇宙只不過是鬧劇,是一場科幻小說的創作及討論。這種討論對于推動科幻小說的發展是有意義的,媒體、資本和大眾的參與也是正常的。但對于技術專家和科研人員來說,他們參與這種討論并成立各種組織,純屬鬧劇。對于技術專家和科研人員來說,我們正面臨一些芯片技術問題困擾全國,連芯片產業鏈的技術都面臨許多困難。如果把參與元宇宙這個科幻小說討論的時間用于解決當前技術層面上的問題會更有意義。從嚴謹的科研技術發展角度來看,我們無法理解為什么技術專家和相關人員對這場科幻小說式的元宇宙創作討論如此熱衷。
熱點:元宇宙 宇宙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