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瀏覽:306
FOF/TOF正在成為各家信托公司展業新戰場。2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處獲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月4日,2021年全年合計有48家信托公司發行FOF/TOF產品3383款,新增成立規模1386.91億元;而2020年同期,僅有29家信托公司發行了438款FOF/TOF產品。
從機構披露的信息來看,華寶信托、建信信托、外貿信托、中航信托的TOF類產品存續規模已超過200億元,都是行業內較早布局FOF/TOF業務的信托公司。此外,記者獲悉,截至2022年2月中旬,建信信托資產配置部已成立的主動管理FOF產品合計規模約280億元,穩居行業首位。
增長秘笈:梳理當下FOF/TOF業務第一梯隊的信托公司做法可以發現,該項業務大多始于證券投資業務,信托公司在積累了一定資源、能力后,率先切入FOF/TOF領域。“FOF產品屬于我司證券市場業務板塊。”建信信托資產配置部總經理蔡洪武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證券市場業務是建信信托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業務,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品體系,合作金融機構超200家,目前主動管理規模近2000億元。外貿信托副總經理馬紹晶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亦表示,截至2021年底,外貿信托的服務類證券信托業務存續規模達6600億元,累計服務了500多家私募機構;正是基于自家私募基金服務平臺上豐富的產品類型和投資顧問資源,外貿信托自2013年起開始嘗試以自有資金培育投資主動管理類FOF業務。
FOF/TOF業務規模高歌猛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較好的契合了當下時代發展背景。蔡洪武認為,首先,FOF類產品可以做大做強,取決于FOF類產品的屬性,它具有大類資產配置的天然便利性,有利于客戶一站式配齊各類資產,同時可以優選全市場最優秀的管理人,創造更好的收益。同時,對標美國等成熟市場,我國FOF類產品的滲透率還處于非常初期的階段,所以在發展初期,當獲得一定市場認可時,取得爆發性增長,具有合理性。其次,在我國當前的階段,房地產、非標等傳統大類資產逐步退潮,居民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迫切需要新的投資品種,以便他們更好地進入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主要金融市場。正基于此,近年入場的信托公司亦在奮力追趕。
“現在的形勢非常明朗,TOF業務就處于發展的強風口上。”平安信托證券投資部總經理周俠在2021年底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透露,平安信托于2020年11月開始推出TOF業務,目前主動管理的權益類TOF產品已突破35億元。據中融信托官方消息,從2020年開始,中融信托設立了專門的TOF投資管理團隊,專注于主動管理TOF類產品的開發與投資管理,截至2022年1月份,主動管理類TOF產品規模同比增長速度已超過100%。
穩定的銷售渠道亦成就了FOF/TOF業務規模。記者獲悉,建信信托的FOF產品以代銷為主,代銷方主要是建設銀行(601939),此外還有少量規模為其他渠道代銷,主要是銀行類金融機構;外貿信托FOF產品代銷合作機構涵蓋中國銀行(601988)、建設銀行、華夏銀行(600015)、中銀證券、銀河證券等多家頭部銀行、券商,經銀行貨架代銷的產品數量超過50只,管理規模超過120億;平安信托的TOF產品基本上以代銷為主,直銷APP于2021年9月份推出。
主打“非標替代”:信托公司發行的FOF產品,相較于銀行和券商的FOF產品來說,有何差異化優勢呢?蔡洪武介紹稱,建信信托FOF類產品,以公募基金為主要配置標的,公募基金占比在90%以上,而公募基金容量較大,費率相對較低,FOF產品可以較好的執行復制策略,保障各期產品業績有較好的一致性。在配置策略上,主要以股、債為核心基礎資產,這樣可以
熱點: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