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瀏覽:256
周玉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認為,“元宇宙”和“碳中和”是與信息化時代、智能化時代、數字化時代密切相關的概念。未來,“元宇宙”會像空氣一樣,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同時,能源與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兩大挑戰。中國已經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綠色發展是未來的大趨勢,要積極探索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碳利用。
馮健身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他強調了“頂層設計+創新”對實現“元宇宙”和“碳中和”的重要性。他建議加強國家頂層設計,制定發展計劃并專門負責執行。同時,要突出技術創新,將關鍵技術研發列入國家科技項目研究計劃。最后,要進行制度創新,制定相關的制度、政策、法規、體系。
陳雙是北京市海淀區工商聯原主席,她認為海淀是未來“元宇宙”創新的熱土。海淀的信息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已占到經濟總量的一大部分。海淀還積極投入研發經費,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具備良好的創新環境。
張懿宸是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建議進一步完善全國碳市場建設。他認為,雖然“元宇宙”在中國仍處于邊緣地帶,但已有一些最前沿的科技在中國市場產生。他強調,碳中和與元宇宙結合可以解決重大問題,并給數字化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
李寅是九洲集團董事長,他指出碳中和呈現了兩個趨勢。首先,碳中和將成為新的區域競爭焦點,不斷增加清潔能源占比,將改變區域的比較優勢和競爭格局。其次,碳中和將重塑區域的發展格局,產業轉移和比較優勢都將受到影響。他強調,可再生能源將成為產業轉移的吸引力,而可再生能源的差異將帶來產業格局的變化。
曾鈁是諦恒投資董事長
熱點: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