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瀏覽:296
小編:記得
來源:DeFi之道
去年,我一直為傳播“模塊化區塊鏈”這個meme而感到慚愧,當然,還有一些更具影響力的參與者,比如Bankless、Celestia、TheDailyGwei等,他們把這個詞帶到了聚光燈下。今年,我沒有真正使用過“模塊化區塊鏈”這個術語。
非常清楚的是,模塊化的效率絕對比單體鏈(monolithic chains)要高出幾個數量級。當以最小應力進行測試時,單體鏈多次出現的問題使這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楚。模塊化執行層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與單體執行層相比,它們具有顯著的領先優勢。
我錯的不是在技術方面,而是在社會經濟方面。AliAtiia和JustinDrake之前已經強調過這一點。考慮黃金標準,一個以太坊rollup:
執行層:rollup 結算層:以太坊 數據層:以太坊
順便說一句,最近我看到有人把在別處處理數據的執行層稱為“rollup”,這并不是一個rollup,rollup必須在相同的結算層和DA層進行結算。而在不同層上發布數據的有效性驗證執行層稱為validium,并帶有額外的假設。你可以給它們打上zkPorter、celestium等標簽,但請不要將它們稱為rollup。欺詐證明的情況更復雜,所以我暫時會跳過它。關鍵是,如果數據可用性沒有在驗證狀態轉換的同一協議上達成共識,那么它就不是一個rollup。
一個正確實施的rollup,意味著你根本不必信任它,并且你可以隨時將你的資金從這個rollup提到以太坊主網。但這并不完全是萬無一失的,實際上,你可能會擁有具有不同安全模型和標準的rollup,但我絕對希望所有主要的rollup都提供某種明確的退出機制,該機制與可信rollup定序器相隔離。
不同的rollup具有不同的安全假設,你可以擁有一個不可更改或enshrined(指神圣的,完美的)rollup,它可以提供與以太坊相同的安全性(假設沒有漏洞)。要升級這個rollup,必須使用EIP流程,或者完全部署一個新實例。而很多rollup會選擇可升級性,這將由代幣投票驅動。這是一個類似于權益證明L1升級的經濟假設,盡管rollup可以在完全沒有代幣的情況下嘗試新的升級機制。還有其他有趣的風險,我不會在這里討論(請參閱上面Justin和Ali的評論)。就個人而言,我并不擔心其中的一些風險,我相信一個實施良好的rollup,可以達到神圣rollup 99%的程度,但肯定會有一些帶有不重要假設的rollup。
對于EIP-4844以及之后的danksharding,我們添加了一個第四層:過期歷史(expired history)層。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1-of-N信任假設?,但我還是要將其添加到組合中。其他數據層可能會選擇不讓歷史過期。所以,現在你就有了:
執行層:rollup 結算層:以太坊 數據層:以太坊 歷史層:rollup以及其他
理想的解決方案應該是:
執行層:以太坊 結算層:以太坊 數據層:以太坊 歷史層:以太坊
當然,這不一定非得是以太坊,也可以是比特幣,但其理念就是提供強大安全性的任何東西。現在,請不要誤以為這是一個單體解決方案,這將是模塊化的,但都由神圣(完美的)協議來組合完成:
執行層:神圣rollup(例如zkEVM,或無狀態后的optimistic enshrined rollups)(注:在JustinDrake創造“神圣rollup”這個詞之前,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將其稱為“最簡潔rollup”) 結算層:神圣結算層(例如EL) 數據層:神圣數據層(例如danksharding) 歷史層:神圣歷史層(例如神圣Portal網絡?)
這使得你只留下了假設最少的協議,并將最大的安全性合并到一個協議中。據我所知,Tezos是目前唯一采用這種方法建造的項目。而以太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