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3|瀏覽:276
2021年10月9日,一個未知錢包以420個ETH購買了以太坊域名paradigm.eth,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ENS域名交易。
花這么大手筆買一個域名是為了什么,注冊具體怎么操作呢,這背后還蘊含著什么樣的商機,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01 什么是ENS?
前陣子,有用戶通過鏈上數據結合ENS發現,與Divergence Ventures某分析師相關的一系列以太坊地址,在Ribbon空投宣布(2021年5月25日)前與Ribbon產品相繼進行了交互,最終共計有30多個地址獲得空投,從而被懷疑可能是有“內幕交易”,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包括更早之前的OpeaSea“老鼠倉事件”,其實也是因為對應高管使用了自己公開的ENS地址被挖掘出來。
而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ENS”,全稱Ethereum Name Service,是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域名服務,它提供了一種安全且去中心化的方式,將簡單的人類可讀域名解析為鏈上及鏈下的地址資源。
2017年5月4日正式登陸以太坊的ENS,通過獨有的競標機制,使得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競價流程為自己的以太坊地址注冊一個(或多個)以“.eth”結尾的以太坊域名。
簡單來說,ENS可以把個人長且難以記憶的“0x開頭的以太坊地址”映射到自定義的短地址,譬如satoshi.eth、vitalik.eth等等。
這樣的話,在支持ENS的錢包中,用戶不必再復制和粘貼長地址,可以直接使用ENS域名來綁定各種加密貨幣地址,并接收加密貨幣的付款。
同時ENS也可以與自己擁有的DNS域名一起使用,目前ENS支持許多DNS域名,如“.com”、“.io”、“.xyz”等等。
此外ENS是構建于ERC721協議,也即每一個ENS域名其實就是一枚NFT,所以目前注冊完成之后,可以在OpenSea等NFT交易市場選擇一個價格掛出,后續進行拍賣轉讓。
從某種程度上講,以太坊地址等長數字字母混合的形式(一般都是42位)對絕大多數用戶而言絕不友好,本身也不利于加密普及,每年因為地址錯誤輸入導致的巨額損失事件也屢見報端。
而ENS將以太坊地址替換為便于人類記憶的字符,這是加密普及的關鍵一步,用戶可以選擇一個更友好的用戶地址進行記憶,使得發送和接受加密資產變得簡單,減少轉賬時轉錯地址的風險。
02 去中心化域名的發展
根據ENS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