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瀏覽:272
當前,全球多家央行正在試驗央行數字貨幣。截至2021年7月,全球已有29個國家進入央行數字貨幣實際發展階段,38個國家正在研究階段。美中歐三大經濟體在數字貨幣戰略上都有所進展,相關的國際金融機構和標準制定組織在央行數字貨幣的規則和標準制定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數字人民幣試點穩步推進,目前已在全國10個城市和1個應用場景(冬奧會)開展試應用。盡管數字貨幣在短期內不會改變現有全球貨幣體系格局,但疊加全球經濟衰退、數字治理等影響因素,該領域的主導權之爭已經徐徐拉開序幕。
一、主要國家加入央行數字貨幣主導權之爭
全球規則標準主導權。目前,數字貨幣的國際標準主要涉及跨境支付、全球穩定幣和央行數字貨幣。國際組織和機構如G20、G7、國際金融機構和國際標準制定組織正在積極制定相關標準。金融業通用報文方案ISO20022將成為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全球標準。G20金融委員會將完成全球穩定幣國際標準,并指導成員國建立符合標準的國內監管框架。央行數字貨幣的相關標準也在研究制定中。
監管政策主導權。G7多次強調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監管政策目標。六家央行與BIS設立聯合工作組,提出了央行數字貨幣應遵循的原則。G7要求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制定穩定幣監管規則。國際清算銀行(BIS)下的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金融行動任務工作組(FATF)、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CBS)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制定央行數字貨幣的監管標準中發揮核心作用。
產品/服務與基礎設施主導權。穩定幣是與美元或價值穩定資產掛鉤的數字貨幣。美國等國家在穩定幣領域具有先發優勢。Facebook推出的穩定幣Diem和JP摩根的“摩根幣”已在全球展開應用。穩定幣一旦廣泛使用,將鞏固并延伸美元主導權。
批評和打壓競爭對手。BIS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