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瀏覽:271
北京商報下載客戶端獨家搶先看
2022年05月15日21:59:38來自北京
5月14日,以“動蕩中的2022——全球與中國經濟及政策展望”為主題的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召開。專家普遍認為,今年在貨幣政策空間已經比較有限的背景下,要加大財政支出的力度,并優化財政支出方向,以穩定預期,保障基層政府的穩定運行并保障市場主體。多位專家提及財政政策將在促銷費帶動內需方面“大有可為”。
發放消費券與現金補貼結合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一季度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仍然高達69.4%,消費發揮著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作用。在外貿和投資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消費被寄予厚望。
此次論壇上,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疫情疊加俄烏沖突背景下,純粹用貨幣政策工具應對難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專家指出,今年美國大幅加息可能會導致中美利率倒掛,人民幣承壓。因此,加大財政支出力度成為刺激內需的關鍵。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論壇上表示,拉動內需主要應靠消費,建議加大財政政策用于消費領域的力度。他認為,財政政策已經非常積極,今年減稅降費和留抵退稅政策對解決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具有積極的效果。然而,財政支出在消費領域的投入仍然偏少,因此建議進一步加大財政支出力度,特別是用于促進消費。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持相同看法。他指出,今年要重視外部環境風險問題,可能會出現全球性衰退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只能依靠擴大內需來應對外部環境的沖擊,而促進消費成為今年的核心政策。發放消費券成為專家們頻繁提及的方式。專家認為,發放消費券能夠立即刺激消費,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加大財政支出力度
2022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速為4.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超出一季度GDP增速,增長態勢良好。在基建投資方面,一季度同比增長8.5%,高于前兩個月的8.1%,成為穩投資、穩增長的主要抓手。
在這種情況下,專家認為,今年應加大財政支出的力度,并且優化財政支出的方向,通過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來穩定預期,保障基層政府的穩定運行并保障市場的主體。財政政策應重點關注紓困措施,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財政貼息和貸款擔保等支持。此外,加大基建投資也是重要舉措之一,尤其要加快有合理回報的基建項目的開工和建設,優先考慮人口流入地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基建。
專家還強調,給予中小微企業相應的紓困政策,通過財政貼息等方式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對于穩住社會就業崗位至關重要。目前,一些地方已經采取了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例如北京朝陽區出臺了一系列減免租金和提供資金支持的政策。
總結一下
專家們一致認為,在當前貨幣政策空間相對有限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將在促進內需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建議通過發放消費券和加大財政支出的力度來擴大消費,刺激經濟增長。此外,還需要關注中小微企業的困難,給予其紓困政策的支持。加大基建投資也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專家們對于財政政策在促銷費方面的作用充滿期待,相信財政政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熱點: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