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瀏覽:285
簡單來說,比特幣是第一種數字貨幣。對于信息時代而言,比特幣就像原始社會的黃金一樣,是一種投資商品。它沒有什么具體的價值,但可以儲存價值。
比特幣最開始的誕生背景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當時美國不停地增發美元,導致世界范圍的通貨膨脹爆發。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為了讓個人也有能力和中心化的銀行抗爭,發明了一種基于技術的數字貨幣。于是在2009年1月3日,第一批比特幣就誕生了。
早期的時候,比特幣確實是像貨幣一樣,在一個小的圈子里面起到了支付與交易的作用。但后來隨著接受比特幣的人群越來越多,人們發現它數量有限、易于流通,可以它的開采難度越來越大,與宏觀經濟的相關性低,具有很好的避險能力。這些屬性與黃金類似,久而久之,比特幣便慢慢地從一種支付貨幣變成了數字黃金。
技術層面
說到比特幣,就不能不說近些年大火的區塊鏈技術。從本質上講,區塊鏈其實不是什么創新。早在20世紀,區塊鏈需要用到的所有子技術都已經成熟了。區塊鏈就像一個組裝的手機,給了其中每一個零部件新的生命。
區塊鏈(blockchain)可以抽象看成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區塊,一個是鏈。區塊就是一個存儲單元。比特幣的一個區塊可以放1MB的數據,這1MB的數據一般都是交易的有關信息。然后就是鏈了。具體技術是加密算法。
舉個例子,假設區塊1中記錄了兩筆交易,分別是交易1和交易2。這兩筆交易的總數據量達到了1MB。根據這個區塊內的數據串會生成一個簽名,就可以將區塊1的數據與區塊2關聯起來。正是這些簽名將區塊鏈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區塊鏈。
通過技術和數學算法,區塊鏈保證其中存儲的內容具有不可篡改性。因此,除非你獲得了全世界51%礦機,否則你擁有的比特幣就是不可剝奪的!
意義
對于那些動蕩的國家而言,比特幣就是他們最好的儲存財富的工具。在動蕩中,你的錢會被搶走,黃金會被搶走,甚至房產也會,但是比特幣不會,因為只有你擁有你的私鑰!身處中國的我們可能無法深刻感受到比特幣的價值,但是比特幣是2010才出產的,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1960年的1塊錢和2020年的1塊錢的購買力差距,來更好地體會比特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