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瀏覽:247
Part1:公鏈壯大
Linda:近一年來,像AVAX、Solana、MATIC、NEAR等等新公鏈的代幣價格和市值飆升,大家覺得這些公鏈最近一年壯大的原因是什么?
Louis:基礎設施和應用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公鏈是面向開發者的,只有他們進來開發應用才能體現價值。這次牛市的原因就是出現了DeFi、GameFi、NFT等三波的Dapp應用浪潮。
有些開發者兩三年前可能覺得只需要以太坊一條鏈就夠了,但從2020年DeFi Summer開始,Gas飆升特別高,擁堵很嚴重,造成公鏈的外溢效應。EVM是第一個以太坊虛擬機,如果再去做鏈上虛擬機,設計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
Near的創始團隊是技術高手,從一開始就想創造一個全新的通用平臺,要有無限擴容的潛力。但現實情況是,很多開發者的頭腦都被EVM占領了,所以早期發展生態非常困難,我們早期支持的語言是Rust,是比較小眾難學的語言。
OctopusNetwork是對Near的一個補充,它的優勢是速度快、成本低,自定義能力比較強。它和Near的原生鏈、Aurora虛擬機組成鐵三角,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因為從擴容的角度來說,目前單鏈是不太能支持像GameFi這樣的應用量級的,未來還可能會出現百萬級或者上億的并發,現在一個應用就壓垮了,所以很多GameFi遷出去做側鏈,都是把用戶量大,單位經濟價值小的場景單獨去處理,這已經逐漸成為共識。在Octopus設計里面已經提前兩年預想到了這個情況,所以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Part2:性能VS生態
Linda:建立生態基金,扶持開發者補貼用戶已經成為很多新公鏈的重要推廣舉措,目前有些公鏈的TPS已經遠超過以太坊,甚至號稱達到傳統IT系統的承載水平,生態是否已經取代性能成為公鏈最重要的競爭維度?
Louis:實際可用的單鏈TPS都在幾百這個量級,包括Solana,目前TPS依然是用戶體驗的瓶頸。區塊鏈有一個不可能三角,一致性、去中心化和性能只能二選一,目前以去中心化和一致性為主,這是區別于互聯網的根本。
長遠來看,區塊鏈還是回歸定位,就是一個去中心化賬本,很多場景不要求立即取得數據一致性,如果能夠和傳統IT架構互補,共同組成一個應用的后臺,這樣會更好一些。
Part3:未來新公鏈的定位
Linda:以太坊由PoW轉PoS共識的升級即將完成,如果順利實現的話,「公鏈之王」的地位將會進一步鞏固,你認為未來新公鏈的差異點和細分市場可能定位在哪里?
Louis:每一輪牛市都會讓5-10條公鏈都在加密行業找到自己的位置。16-19年的牛市以太坊承載不了,才有了這些新公鏈的崛起。選擇新公鏈來開發Dapp,從投資和開發者的角度來講,都比以太坊好。這一輪進來的開發者對它們而言以太坊并不特殊,未來的區塊鏈世界肯定是個多鏈世界。
Part4:三種高性能方案
Linda:對于Layer1、Layer2和跨鏈三種提高性能的解決方案,你怎么看待他們之間的競爭關系,未來是傾向于一分高下,還是基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共存?
Louis:單純的Layer1應該存在一定的共識,即沒有一個殺手級的單鏈能夠去無限制擴容。Layer2是ZK和OP為主。多鏈呢是cosmos為代表。三種擴容方案在技術和邏輯上都是行得通的,大概率是共存。誰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要看誰對下一代去中心化應用支持得更好。但如果加密市場收縮,大家風險偏好變得更謹慎,投資驅動的需求會下降,受到比較大影響的會是DeFi和PFP,GameFi的很多用戶還是不會離開,這是比較確定性的浪潮,當這些新的浪潮到來的時候,開發者會再次綜合選擇Layer1、Layer2或者跨鏈解決方案。
熱點:公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