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31|瀏覽:298
以太坊的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最近發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指出以太坊Layer 2不僅是以太法在技術層面方面的拓展,也是以太坊在文化層面的延伸。
以太坊本身就是一個以Layer 2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可以自由的構建一個具有獨特特征的子生態系統,同時也是更大的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一個部分。這一關鍵點不僅會體現在技術上,在文化方面也同樣如此。區塊鏈技術在技術上擁有比較獨特的特點,文化方面也有著與眾不同的特征。
以太坊和以太坊經典分叉之后,這兩個區塊鏈在技術上實際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文化上卻完全不同,使得這兩條鏈在用戶群,重點,以及技術堆棧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差異。同樣的情況也適用于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太坊在最初大致是有智能合約的比特幣,但在經歷了10年的發展之后,這一些差異就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文化的影響與激勵機制比較類似。文化實際上就是激勵機制的一部分。文化會影響在生態系統當中,被吸引和被排斥的內容。影響著人們被激勵著去做一些不同特點的事情。對于那些無論是在協議設計上,還是應用層面上又或者是生態系統當中是否是合法的,也同樣會產生影響。
Layer 2 拓展方案是以太坊當中的一個概念,旨在將以太坊網絡的性能和可拓展性提高。Layer 2技術包括Validium, Rollup,Zero Knowledge Rollups和 State Channels 等。每一個以太坊Layer 2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以太坊文化在某種組合方面,再加上他自己獨特的風格。
以太坊可以說是以Layer 2為中心進行生態系統發展,所以通過Layer 2在以太坊上就可以獨立的構建出具有獨特功能的子生態系統,也可以說Layer 2是多種不同文化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