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13|瀏覽:272
據報道,中國 CBDC 試點計劃的一些參與者對持有數字人民幣猶豫不決,理由是對使用國家支持的數字貨幣存在一系列擔憂。
據報道,中國的數字貨幣項目仍存在初期問題,一份報告表明,一些以“e-CNY”或數字人民幣支付工資的中國政府工作人員很少使用它,而是將其轉換為實物現金。
據《南華早報》5 月 13 日報道,中國一些城市已開始用 CBDC 向政府雇員支付工資,但大多數早期采用者立即將其轉換為現金。
“我不想把錢存在電子人民幣應用程序中,因為如果我把它留在那里,就沒有利息了,”蘇州一家國有銀行的客戶經理薩米·林(Sammy Lin)說。
“而且,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我可以使用電子元的地方并不多。”
公務員Andrew Wang表示,他對數字現金的想法并不太擔心,因為他的工資中只有一小部分是以數字人民幣支付的。
然而,他的妻子——她以數字人民幣領取全額工資——由于數字貨幣缺乏實用性,她在支付工資后立即將全額作為常規現金提取。
《南華早報》的報告指出,盡管據報道中國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一直是“功能上無現金”的社會,但許多中國公民仍然對使用數字人民幣等純數字貨幣猶豫不決,因為他們擔心更廣泛的監視及其有限的用例。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易綱表示,盡管存在這些擔憂,但截至 2023 年 7 月 20 日,價值超過2500 億美元的交易通過數字人民幣進行。
北京長江商學院研究員葉東艷表示,如果政府想在中國其他地區推廣數字人民幣,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平衡隱私和安全。
“紙幣是匿名使用的,但數字人民幣不同。信息追蹤和信息安全保護之間的界限需要更多的思考。”他說。
Gang 表示,新 CBDC 的隱私問題是數字金融時代的“最大挑戰”。
盡管該計劃的參與者都對隱私存在擔憂,但李剛在三月份在北京舉行的論壇上表示,數字人民幣能夠通過所謂的“可控匿名”來“充分保護隱私”,這意味著不會跟蹤小額支付,但一些支付對于較大的。
自 2020 年該貨幣推出以來,中國的多個司法管轄區一直在努力促進CBDC 的采用,多個城市通過補貼和消費券發放了超過 1.8 億元人民幣(合 265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