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2|瀏覽:341
十五年前的今天,密碼學家哈爾·芬尼(Hal Finney)——除了中本聰之外第二位運行比特幣協議的人——發布了一條推文,簡單地說,“運行比特幣”。
十五年前,也就是 2009 年,比特幣幾乎不存在。
運行比特幣
— halfin (@halfin) 2009 年 1 月 11 日
然而昨天,它被一些世界上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認可為全球金融格局的一個特征。 從一無所有到得到貝萊德、富達、景順等許多公司的支持,比特幣經歷了可能載入史冊的新技術史上最驚人的進步之一。
Noelle Acheson 是 CoinDesk 和 Genesis Trading 的前研究主管,也是 CoinDesk Markets Daily 播客的主持人。 本文摘自她的《加密貨幣現在是宏觀》時事通訊,該通訊重點關注不斷變化的加密貨幣和宏觀景觀之間的重疊。 這些觀點是她的,她寫的任何內容都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更重要的是,它是在沒有任何公司或政府實體支持、沒有風險投資資金支持其運營、沒有內部公關團隊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的。 比特幣的社區也許并不那么安靜,但協議本身卻明顯缺乏戲劇性。 該網絡生成的資產在后臺悄悄運行,已進入世界各地的機構投資組合和零售資產,不受國界和法規的限制。
除了一段代碼之外,沒有管轄權、沒有控制人、沒有發行人的資產現在已被金融最高層、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場中最大的基金經理所接受。
短短15年。 這是一個驚人的進步。
但昨天對于比特幣來說不僅僅是一個里程碑。 這對華爾街來說也是一大進步。 了解更多:比特幣 ETF 批準:全面覆蓋
比特幣不需要華爾街。 當然,錢并沒有壞處,但如果沒有機構利益,比特幣也能正常運轉。
華爾街想要比特幣。 它不需要比特幣,但它想要比特幣。 主流驗證沒有比這更響亮的了。
許多其他沒有發行人或管轄權的“另類”資產也得到了華爾街的支持。 例如,黃金曾經被視為“金甲蟲”的利基投資,這些人通常被認為處于金融邊緣(聽起來很熟悉?)。 但是,當華爾街想出如何打包黃金敞口以滿足投資者的便利需求時,黃金已經存在了數千年。 比特幣才剛剛誕生 15 年。
昨天是比特幣的重大勝利。 這是華爾街的重大勝利
黃金是一種自然元素,由銀河力量產生,正是銀河力量創造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 那里沒有太多的盡職調查要做。
比特幣是由一個或多個人創建的,但除了代碼修訂之外的盡職調查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她或他們是誰。 華爾街從來沒有在沒有對創造者進行嚴格審查的情況下接受人造資產。
了解更多:比特幣 ETF 獲批:行業反應
這使得昨天不僅對比特幣而且對華爾街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值得信賴的金融機構投入了資源和聲譽,向其主流客戶群展示了“反叛”資產。 盡管面臨監管壓力,他們還是自愿這樣做,因為他們進行了獨立研究,并了解比特幣為其客戶提供了獨特的多元化機會。
這種驗證是在官方權力大廳之外進行的。 它發生在財務董事會中。 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讓華爾街重新獲得了權力,重申了企業滿足客戶需求的特權,以及投資者選擇如何使用自己的資金的權利。
比特幣幫助華爾街贏得了一場與由于不合邏輯的監管偏見而造成的機會限制的斗爭。 華爾街表明,它的金融思維并不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僵化。
昨天是比特幣的重大勝利。 這對華爾街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勝利。 也許更重要的是,除了形象轉型的這兩個里程碑之外,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