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7-03|瀏覽:277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再度掀起波瀾,華爾街兩大資管巨頭VanEck和21Shares相繼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了Solana ETF申請。此舉引發了業內對“以太坊殺手”Solana能否成功搶占市場份額的熱議。
VanEck率先提交了名為“VanEck Solana Trust”的ETF申請文件,計劃在Cboe BZX交易所上市。緊隨其后,21Shares也提交了其Solana ETF的申請文件。VanEck數字資產研究主管Matthew Sigel表示,這一申請反映了公司對Solana技術及其生態系統的長期信心。
盡管申請提交,但業內專家對其獲批前景持謹慎態度。歐科云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蔣照生指出,目前美國的監管環境對加密資產態度謹慎,Solana ETF短期內通過的概率并不高,尤其是監管機構對Solana定性的爭議仍存。
VanEck在申請文件中明確表示,ETF不會支持質押賺取獎勵,僅以現金形式進行認購和贖回。Matthew Sigel指出,Solana的高吞吐量,低費用和社區氛圍使其成為理想的ETF標的。盡管VanEck將SOL代幣視為商品,但SEC此前曾在相關訴訟中將其定義為未注冊的證券,這為ETF審批增加了不確定性。
凱西·伍德旗下的21Shares也緊隨其后提交了申請,而一周前,加密貨幣資產管理公司3iQ在加拿大申請了首例現貨Solana ETF。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聯合主席于佳寧認為,這些申請反映了資管巨頭對Solana技術創新和市場潛力的高度認可。
Solana被廣泛視為以太坊的競爭對手,其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高性能和低費用上。采用獨特的歷史證明(PoH)和權益證明(PoS)混合共識機制,Solana的處理速度遠超以太坊,能夠實現每秒數千次交易。這一高性能是以犧牲部分去中心化為代價的,高昂的節點運營成本成為其一大挑戰。
于佳寧表示,Solana在技術上具有顯著優勢,但成為公鏈之王不僅依賴于技術,還需考慮生態系統的成熟度,開發者社區規模和市場接受度。以太坊在這些方面擁有巨大優勢,其智能合約平臺已成為許多區塊鏈應用的基礎。
公鏈的發展呈現出多樣化和專業化的趨勢,不同的公鏈項目在探索不同的技術路徑和應用場景。北京共識區塊鏈研究院副院長高澤龍認為,未來公鏈的發展趨勢將是互操作性增強和鏈間通信更加順暢,最終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成熟與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