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瀏覽:250
在急速擴張的背后,是不斷迭代的玩法不斷吸引熱錢進場。
Compound開啟流動性挖礦、Sushiswap鎖倉遷徙、Uniswap空投……
每每引爆一個新玩法,都會馬上涌現出一批模仿者,行情也因此拉動——直到出現更加新鮮的玩法。
對于DeFi玩家來說,經過密集的市場教育之后,越來越注重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平衡。
所以隨著DeFi浪潮開始蔓延到其他公鏈,簡單的模仿已經不再具有想象力。
而國產公鏈巨頭Neo最近孵化了DeFi產品Flamingo,可以說是一種新的玩法——可以在以太坊和Neo上實現跨鏈雙挖。
本期鏈茶訪邀請了Flamingo的產品負責人高原,為我們介紹關于Flamingo的一切,看看Flamingo的新玩法能否引爆DeFi?
跨越Neo和ETH的火烈鳥
Flamingo,中文名火烈鳥,它是由國產公鏈巨頭Neo孵化的DeFi產品。
但Flamingo不是一個聚焦于特定功能的DeFi產品,而是一個有著五部分的完整的DeFi基礎設施。
有流動性交易所、資產合成、合約交易、社區治理,最關鍵的是有跨鏈資產網關Wrapper。
所以用戶可以在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交易者、挖礦者、流動性提供者等等。
“因為對owner來說,只有一整套協議簇才可以實現。”
當然,相信介紹到這里,很多人對于Flamingo的認知還停留在“Neo生態的DeFi”上,但實際上Flamingo遠不止于此。
Flamingo最大的亮點是可以實現跨鏈雙挖,也就是說,你的資產原本在以太坊上,那么你可以在以太坊挖礦的同時,也在Neo上挖礦。
而跨鏈是由Wrapper——一個跨鏈資產網關來實現的。
Wrapper目前可以讓以太坊和本體上的原生資產跨鏈遷移成為Neo上的資產,未來還會支持比特幣等更多資產的遷移。
“我們已初步解決了資產跨鏈的問題,現在可以實現多鏈資產的任意流動。但是我們資產跨鏈并不是像Sushiswap吸血Uniswap那樣,而是兩條鏈同時挖礦。”
至于雙挖,就不得不提Flamingo的孿生兄弟——Flamincome了。
Flamincome是一個以太坊上的機槍池,以太坊用戶可以把資產放到這里面來獲取收益。
與此同時,這些資產也會錨定生成Neo的資產,用戶可以拿著錨定資產在Flamingo里挖礦了。
用戶獲得的激勵是FLM——Flamingo的治理通證,是按照貢獻度進行100%分配,無任何的預售、預挖及團隊分配。
“在以太坊獲得最佳收益的同時,也能在其他公鏈上獲得增值,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協議能做到。”
千億規模——DeFi的潛力
DeFi從以太坊上溢出已經有段時間了,但現在來看,DeFi在其他公鏈上的表現并沒有當初預期的那么熱烈。
比如EOS、波場、幣安智能鏈等。
這是因為相對以太坊而言,其他公鏈沉淀的資產和用戶在規模上還在起步階段,所以DeFi生長的“土壤”不夠肥沃。
但高原認為,Neo的資產沉淀規模已經很大了。
“Neo用戶的大量資產并不是放在交易所,而是在私人錢包里,所以Flamingo的出現可以服務到他們。”
而且在他看來,DeFi在以太坊上的桎梏需要ETH2.0實現了才能徹底解決,這對其他公鏈來說,意味著至少兩三年的窗口期。
“一條公鏈如果有豐富的資產和成熟的技術基礎,那么還是能夠吸引用戶參與進來。而Neo就有著非常成熟的智能合約體系,并且我們還引入了跨鏈資產。”
所以這也是Neo決定孵化并主導開發Flamingo的原因。
Flamingo的開發團隊基本是NGD(NeoGlobalDevelopment,是Neo基金會下設的執行機構)的技術骨干,但后續會過渡為DAO,最終完全交由社區進行治理。
雖然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DeFi已經開始降熱度、去泡沫了,但高原則不這么認為。
“DeFi目前也才100億美元的規模,相對傳統金融來說還很小。”
“從基本面來看,DeFi的潛力遠遠不止于此,所以DeFi即使增長到1000億美元規模,都還是很保守的估計。”
而Flamingo雖然進場晚,但在跨鏈雙挖的資金效率上和一站式完成的用戶體驗上,應該能夠占據一席之地,發揮出它獨有的作用來。
“Compound啟動流動性挖礦以來,沒有人會預料到DeFi會這么飛快發展。”
鏈茶訪是鏈茶館開辟的區塊鏈項目報道專欄,每周會對一個項目團隊進行專訪,鏈茶館將挖掘不同項目的閃光點,講述區塊鏈開發者的創業故事,為各位區塊鏈同儕提供最新的項目資訊與行業動向。
鏈茶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