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6|瀏覽:229
文章分析以反身性理論為基礎,結合趨勢理念和行為經濟學對數(shù)字貨幣走勢進行技術分析解刨,從而把握市場各時間段趨勢。
正確的市場分析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成功的投資不但需要正確的市場分析,而且需要正確的風險管理和正確的心理控制。一個投資者如果心理素質不好,則往往會偏離正確的市場分析的方法,以主觀愿望代替客觀分析,也常常會背離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這里再次強調一下心理上的四大弊端。
1、自信情結: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過分自信。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大約只有60%,也就是常常說到的市場與“我”作對,這種情況對心理的打擊非常大,并且情緒將繼續(xù)影響下一次的操作,正確率會更低,一般只有20%-30%。所以所有的操作一定從客觀角度出發(fā),保持心態(tài)健康。
2、回避損失: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馬科維茨首先注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方式,后來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其內心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這將導致策略無法完整執(zhí)行,以及對于以虧損的單子不做止損處理,反而選擇逃避等待心理期待的賺錢,理性的進場,最終卻走向徹徹底底的感性主導。
3、從眾心理:位置消費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在空間上表現(xiàn)為與他人相比。可見,人們的相互影響對各人決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而從眾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學家已經開始將這一特點比如15年的牛市,風大了豬一樣起飛,但我們要知道,風停了,第一個摔死的就是豬,從眾心理對于投資者只能是一個事件,而絕不是影響操作的信息。
4、后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tài)普遍存在于人們的經濟活動中。比如一次操作利潤沒有吃到,或者一次錯誤的操作,導致對于自身的不自信也是非常不健康的,對于后續(xù)的操作影響頗大,看準的點位因為過于謹慎而錯過,持倉中心神不寧,對于價格波動產生了恐懼,無法擺脫出來,永遠做不好交易。
投資的同時,不管你之前遇到的什么人什么事,該放下的就應該放下,過去就讓它過去,不要一直活在虧損的恐懼中,這個市場很現(xiàn)實,有責任為你著想的人很少,何必去套路來套路去呢?機會已經擺在面前,做出你的選擇即可。投資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堅守本心最好。
熱點:數(shù)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