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6|瀏覽:232
除此之外,美國國會對于數字貨幣相關監管與改革也在不斷推進。美國數字商會10月5日宣布,“國會加密”倡議已經啟動。該倡議旨在為美國國會全體議員提供比特幣競選捐款。
該法案的目的是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記錄、電子簽名、智能合約或擔保提供統一的法律標準。
區塊鏈中的法律規則實際上是以代碼形式定義的底層協議,以及適用于具體應用和場景的智能合約。該法案將對智能合約的可執行性產生重要影響,智能合約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自動化交易或完成其他合約義務。智能合約的倡導者一直使用“代碼即法律”的口號,該法案的通過將對法律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幾個月前,David Schweikert因違反道德準則和標準被要求支付5萬美元的罰款,并受到眾議院道德委員會的正式警告。
智能合約開發人員張一坤表示:“完全依靠代碼來定義社會運行的規律,用協議來設計區塊鏈治理的法律和規章制度是不夠的。要實現‘代碼即法律,需要區塊鏈技術實現相應的激勵機制。”
此前,美國國會提交了多個與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相關的法案草案。眾議員Michael Conaway提出的《2020年數字商品交易法》試圖將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納入聯邦框架。而眾議員Tom Emmer提出的《證券明確性法案》則旨在確定哪些加密貨幣屬于有價證券。
除了推進區塊鏈技術外,美國國會也在治理加密貨幣方面取得進展。10月5日,國會加密倡議啟動,該倡議旨在幫助國會議員參與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并提供比特幣捐款。該倡議得到了國會區塊鏈核心小組成員的支持,贊助商包括多家公司。眾議員Tom Emmer表示,該倡議為國會加入區塊鏈金融和技術變革提供了機會,確保美國在全球經濟未來的領導地位。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