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2|瀏覽:278
通常算法交易策略模型的開發包括下面幾個部分:
1. 設計算法交易投資策略模型
2. 監控進入與退出交易的信號
3. 實現根據不同信號進行交易的自動化交易系統
下面我們對一些常見的價差算法交易策略模型進行簡單介紹。
- 價差套利交易模型
價差套利的主要想法是通過不同交易產品合同之間的價格差異來獲得回報。以期貨交易為例,價差套利交易策略過程是賣出一個或多個期貨合約,同時買入一個或多個期貨合約來對其價差進行交易。常見的是價差模型有牛市價差、熊市價差和蝶形價差。
- 牛市價差:當價格差異縮小時,持有短期的合約多頭以及較長期合約的空頭,期待價差能擴大。
- 熊市差價:當價格差異擴大時,持有近期的合約空頭以及較長期合約的多頭,期待價差能縮小。
- 蝶形差價:涉及三個不同合約,例如,持有近期和較長期的合約多頭,以及雙倍的中期合約的空頭。
除了上述三種典型的價差交易,通常還有三種市場交易狀態會出現價差套利機會,包括跨市場價差,跨期價差和跨商品價差。投資者選擇的出現價差套利機會的合約之間往往具有非常強的相關關系。
- 跨市場價差
跨市場價差套利是通過持有一個交易市場的期貨合約多頭,以及另外一個市場的同一月份期貨合約空頭實現的。不同的出價/詢價因素或時區會導致固有的或者內在的短期的價格差異。不同市場的供需差異、政策變化和交易監管也會導致較長期的價格差異。
- 跨期價差
跨期價差通過對同一產品建立不同月份合約來實現的。由于季節因素,供需和資本偏好逐月不同,造成不同期貨合約的價格差異。合約量的額度也會導致價格波差異,通常價格在額度內波動,提供了我們窺看形成牛市或熊市價差的機理。當價格差異到達頂部,通過牛市價差策略我們能夠獲得正回報,而價格差異到達底部,通過熊市價差策略我們也能獲得正回報。
- 跨商品價差
跨商品價差策略通過建立某個標的合約的多頭,同時持有相同交付期限,相關但是不同商品合約的空頭來實現。這兩種不同但是相關的商品反映了彼此之間的經濟關系。
- 期貨/現貨價差
現貨價格與其對應的期貨價格一般有較高的相關性。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還存在著不斷變動的領先關系。
- 期貨/股票價差交易模型
常見的股票和期貨套利策略為Alpha策略,例如,投資者構造出具備Alpha收益的股票組合,預期該組合在投資期內漲幅要大于大盤指數。然后,根據投資期限選擇合適的股指期貨合約。接下來,根據該組合和指數的相關系數以及β值,計算出要把β值調整為零,需要賣空的指數期貨合約數量,并在買入股票組合的同時建立期貨合約空頭。最后,在投資期結束時,對股指期貨合約空頭平倉,并賣出股票組合,獲取Alpha收益。
詳細交流請加筆者CCR智能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