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9|瀏覽:277
據統計,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31.8萬億美元,其中我國為5.2萬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而中國數字經濟增幅高達15.6%,已領跑全球。
中國加快布局數字經濟,不僅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增添新動力。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逐步成為國民經濟主導力量。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加值達35.8萬億元,在GDP的比重為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數字經濟實現逆勢增長,極大助力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從電子商務、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在線問診到云端辦展,數字經濟有效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在激發消費潛力、培育壯大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這一迅猛發展勢頭一方面得益于旺盛的社會需求,數字經濟有效彌合了人們更深層次需求增長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國家對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科技、新興產業等得到有力政策扶持。
當前,中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可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但仍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一方面,數字經濟可以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比如說,電子商務使供給和需求能夠下沉到四五線城市乃至偏遠地區,讓更多人享受到商品貿易交易的紅利;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可以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效銜接,尤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不斷拓展數字經濟發展的伙伴關系,中國-東盟信息港、中國-阿拉伯國家網上絲路的建設全面推進。截至2019年底,中國已經與五大洲的22個國家建立了雙邊電子商務的合作機制,“絲路電商”在國際上獲得越來越多關注和參與。
中國數字經濟快速增長不僅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為各國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有益借鑒,為世界經濟恢復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法國《費加羅報》日前刊文稱,中國企業電子商務、短視頻應用等成功經驗正被許多西方互聯網巨頭借鑒。埃塞俄比亞通訊社撰文指出,數字技術正在融合非洲的各行各業,中國正成為世界數字經濟和產業的發動機,中國可以與非洲開展合作,幫助非洲建設數字經濟,實現合作共贏。印度尼西亞價值新聞網報道稱,中國一些電子商務平臺在東盟拓展業務,給尚在發展初期的東盟電商市場帶來了成熟的技術和經驗等,為當地創造了更多發展機遇。
不斷“加速度”發展的數字經濟,正日益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變革的重要力量。2019年,全球數字經濟平均名義增速為5.4%,高于同期全球GDP名義增速3.1個百分點。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快、進步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在電商、移動支付等應用層面可以說領先于世界市場,5G、AI等產品與發達國家也基本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在數字經濟更深層次,比如一些技術的基礎研究以及服務等領域,中國與世界最領先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73萬億美元,但僅相當于美國的38.3%。由此可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仍具有巨大潛力和廣闊空間。
充分發揮數字貿易等后發優勢,相信中國數字經濟將迎來更加蓬勃健康的發展,在更好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吸納就業的同時,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為世界經濟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全球幣碼翁區塊鏈研究院 本期編輯: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