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瀏覽:299
在上一節中我們提到,區塊鏈常見的共識機制有POW、POS、DPOS、PBFT等等。比特幣、以太坊等常見加密貨幣采用的是POW共識機制。但是POW機制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難道就沒有一種節省資源的共識機制嗎?
POS共識機制是一種節省資源的共識機制。在2011年,有人在比特幣論壇提出了POS共識機制。POS全稱為股權證明(ProofofStake),類似于股票,誰的股份越多,誰說了算。參與POS挖礦的礦工必須先抵押一定數量的代幣,抵押的數量越多,獲得區塊獎勵的概率也越高。
POW的本質是算力競爭,而POS的本質是金錢競爭。擁有的資金越多,越有可能控制整個POS網絡。所以POS的去中心化程度相對較低,安全性也普遍低于POW機制。
需要指出的是,POS是一類共識機制的統稱,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共識機制。很多人誤認為Peercoin是POS的開創者,實際上并不準確。因為Peercoin的POS機制存在漏洞,對于有錢的人來說,作弊的代價更大,所以在POS中進行51%攻擊幾乎不可行。相反,對于沒錢的人來說,一些惡意行為對他們是有利的,這就會導致公地悲劇的出現。
目前采用POS機制的公鏈有COSMOS、Tezos等。未來以太坊2.0上線后,也將采用POS機制。但總的來說,POS公鏈的發展相對較慢,暫時無法與POW公鏈正面競爭。
以EOS為例,它采用的是DPOS共識機制,是POS機制的一種變種。全球只有21個驗證節點,而POW的比特幣有數百萬個驗證節點。因此,EOS的控制權掌握在21個人手中,去中心化程度非常低。在今年的流動性挖礦熱潮中,就有開發者通過更改EOS的智能合約權限來盜取用戶資產。相比之下,在以太坊網絡的流動性挖礦中,幾乎不可能出現類似情況。
此外,成為POS的驗證節點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理論上質押的數量越高,收益也越高。在POW的比特幣世界中,人人都可以成為節點,但在POS機制中,成為節點的門檻很高,這降低了POS網絡的安全性。一旦節點退出質押,將失去驗證資格。
另外,POS如何確定最終共識結果也比較復雜。在POS網絡中,節點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抵押金的變動是動態的。驗證者需要獲取最新的其他驗證者信息,才能判斷哪些區塊是真正有效的。
由于驗證節點數量不足導致的POS系統癱瘓是一個問題。如果一個POS系統中驗證節點數量不足,將可能導致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比如,如果EOS全球21個驗證節點全部宣布罷工,那么EOS將不復存在。
POS共識機制避免了算力和礦機的中心化問題,但也帶來了新的壟斷問題。一些持有大量代幣的節點可能自發組成驗證者聯盟,他們不需要做出被沒收抵押金的行為,只要他們的抵押金超過51%,就對鏈上的治理、社區等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如果這樣的聯盟有足夠的執行力,他們可以拒絕打包任何他們不希望打包的交易。這些潛在的壟斷者可能是項目早期的投資者、交易所,甚至是項目方本身。如果類似的攻擊行為發生,只能通過"社區共識"強制分叉來解決。因此,對于POS項目來說,通證初始分配方案以及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市值規模非常重要。
總的來說,POS共識機制雖然出現了許多年,但實踐證明,由于去中心化程度低、安全性不高等問題,市場尚未完全接受POS共識機制,因此相關代幣的市值表現不盡人意。
幣小寶區塊鏈公開課是幣小寶官網推出的區塊鏈入門科普內容。更多區塊鏈知識,歡迎關注幣小寶專欄。
引用資料: 1. 什么是Pos共識機制 2. 幣小寶官網(www.bixiaobao.com) 3. PoS共識機制及設計哲學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