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瀏覽:250
區塊鏈起源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當時中本聰這個名字的神秘人物發表了一篇帖子,提出了一種無需第三方信托機構的完全點對點的電子貨幣系統,這就是比特幣的誕生。比特幣經過時間的考驗,證明了區塊鏈技術在價值傳輸方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開啟了互聯網由信息互聯時代向價值互聯時代邁進的大門。
區塊鏈的含義從狹義上講,是一種鏈式數據結構,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起來,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其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特性。從廣義上講,區塊鏈是利用區塊鏈數據結構驗證和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安全以及利用智能合約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技術。
區塊鏈是一個弱中心化的、自信任的底層架構技術。它不是單一的創新技術,而是多種技術整合的結果。區塊鏈技術模型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每一層都具備核心功能,不同層級相互配合,共同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價值傳輸體系。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原理是構建一個信任鏈接器,建立在程序和代碼基礎上的信任體系,可視為最公正的機器法官。它保證了點對點之間價值物的自由、安全和便捷傳遞與流通。
區塊鏈具有以下特征: 1. 無限擴展性:每個區塊相當于賬本中的一頁,每增加一個區塊,相當于賬本增加一頁,區塊鏈上的區塊數量沒有上限。 2. 全員維護性:賬本依靠網絡中的節點共同記錄與維護,不需要第三方機構,信息維護和安全得到保證。 3. 加密且有序排列:交易信息被加密打包并記錄到每個區塊中,同時記錄交易時間,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鏈接成一個總賬本,方便查找和核對。
雖然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早期的應用之一,但比特幣并不等同于區塊鏈。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在價值傳輸方面的一個早期應用范例。如今,區塊鏈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金融服務、版權保護、房地產業、批發和物流業、交通運輸業、公共部門、保險和金融科技、能源和電信行業、教育行業等領域。
盡管目前區塊鏈在各領域內的應用還不太多,但其前景是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