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瀏覽:269
圍繞當前信息技術制高點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人們越來越關注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術的發展。以下從幾個方面介紹其發展情況。
一、國際形式: - 2016年1月,英國政府發布了《分布式賬本技術:超越區塊鏈》白皮書,探索區塊鏈在減少金融詐騙、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潛力; - 2018年6月,日本推出了沙盒制度,以加快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 - 2020年3月,新加坡出臺了新法案,允許全球加密公司在新加坡開展業務。
二、國內形式: -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首次將區塊鏈技術列入國家級信息化規劃內容; - 2018年,兩會代表共提出了21條區塊鏈相關提案; - 2020年上半年,國家各部委發布了與區塊鏈相關的政策共計26項。
三、行業形式: 隨著區塊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全國各地積極發展區塊鏈產業,目前全國共有40家區塊鏈產業園,呈現相對集中的態勢,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湘贛渝四大集區。入駐率超過50%的園區已有80%,杭州、南京的產業基金規模較大,高達100億。
四、教育形式: 我國共有97家區塊鏈研究機構,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2所國內頂尖大學,它們陸續設立了區塊鏈相關專業或研究中心、研究院。
五、相對行業服務機構而言: 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區塊鏈行業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涵蓋產業孵化與加速器、基礎設施服務、投融資、產業孵化、區塊鏈媒體等多個領域,因此出現了多個區塊鏈服務平臺。
在區塊鏈的應用方面,它正在金融、能源、政務服務、司法、醫療健康、產品溯源、社區服務、公益、智慧城市、物流等行業全面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