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3|瀏覽:256
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增長,數字化正在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電子數據也越來越廣泛地被使用。
例如,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國的網絡版權產業規模連續5年增長,達到了7423億元,同比增長16.6%。人民法院在2018年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34951件,同比上升41.19%。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數據,近3年約89%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使用了電子證據。
由于電子數據易篡改、易滅失,我們需要相應的技術手段來加強電子數據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保障,提升各方對電子數據的信任。
電子數據存證是潛在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區塊鏈可以通過哈希時間戳來證明文件或數字內容在特定時間上的存在。加之其公開、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為司法鑒證、身份證明、產權保護、防偽溯源等問題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
最近,珈木科技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浙江上線了全國首個區塊鏈取證APP。該系統將區塊鏈、電子簽名、電子數據鑒定等技術運用于取證全過程,自動生成帶有區塊鏈上鏈信息的固證文書。這一舉措使得直播帶貨亂象的取證問題變得不再困難,很好地解決了如虛假宣傳、假冒侵權、推廣禁限售商品等直播問題。
目前,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存證在電子合同、知識產權保護、商業秘密保護、電子單據、電子證照等領域廣泛應用。數字存證已成為區塊鏈最被認可的應用場景之一。
基于區塊鏈的電子合同存證方案可以為電子合同提供可信、可靠的登記、存證、存儲和驗證等公共服務,同時兼顧用戶體驗和隱私保護的要求。
在版權保護領域,區塊鏈已經實現了版權資源管理、版權存證和侵權取證,未來還將繼續在版權監測、維權、交易等方面發揮作用。
在商密保護領域,區塊鏈節點上的主體可以從鏈上取證,簡化了糾紛解決的流程。取證過程更加安全私密,驗證后的電子數據可代替紙質證照,加速政務電子化進程,提高效率,讓數據真正跑起來。
綜上所述,區塊鏈技術不僅加速了數字化進程,在某種程度上還重塑了社會的信任基礎設施。它對于創造良好的信用社會環境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