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瀏覽:276
最近每周幾乎都有新的礦機廠商、算力平臺涌現出來,Filecoin還沒有上線,就已經有超過50家交易平臺上線了Filecoin的期貨或者相關衍生品。
如此火熱的市場,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Filecoin主網上線之后,評估一個挖礦機構的Filecoin挖礦效率需要參考什么指標呢?
通過區塊瀏覽器,我們可以查看到所有參與測試的礦工的各項數據,其中最核心的指標就是有效算力,因為有效算力是挖礦的基礎,礦工的算力越高,贏票率越大,相應獲得區塊獎勵的概率也就越大,挖礦收益也相應越高。
如上圖所示,時空云的測試節點“t01009”的有效算力為6.29PB,占全網算力32%,贏票率0.2,出塊率為0.99,挖礦收益占全網總產幣量的34%;而排名第三的節點“t01025”的有效算力為989.5TB,占全網算力5%,贏票率為0.05,出塊率為0.24,挖礦收益占全網總產幣量的6%。由此可看出,有效算力與挖礦收益是正相關關系。
至于很多人關心的封裝效率、每小時有效算力增長速度、出塊率、總產幣量等數據,其實并不是關鍵,因為封裝效率越快、有效算力增長速度自然越快,有效算力占比越高,其出塊率也就相應越高,產幣量就越大。
當然,也有人用總產幣量除以有效算力來這種算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因為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說,最關心的其實就是投入產出比。一家挖礦機構的產出首先要看他的總產幣量,而投入不是看有效算力,而是要看這家挖礦機構的總共賣出去或者部署了多少存儲服務器,也就是對應的存儲空間。
事實上,各家挖礦機構的投資者基本是,按照其所購買的云算力或者礦機的存儲空間占礦池總的存儲空間占比來分配收益。礦池的總產幣量是分子,礦池的總存儲空間是分母,分子固定,分母越大,則投資者的收益越低。
假設A和B節點在二測平均每天的總產幣量都是6萬枚左右,如果A節點背后是有20萬TB的存儲空間參與收益分配,則其每TB的每日產幣量為0.3枚FIL;而B節點背后是有30萬TB的存儲空間參與手意思分配,則其每TB的每日產幣量為0.2枚FIL。
所以,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評估一家礦機廠商的挖礦效率,除了關注區塊瀏覽器上的有效算力、出塊率以及總產幣量以外,還要關注其整體體量,體量越大,單位收益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