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瀏覽:263
推薦閱讀:《讀懂自動做市商賽道新銳Balancer:提高交易流動性,還可創建指數基金》
作者:Chris Burniske 和 Alex Evans,均就職于區塊鏈投資機構 Placeholder 編譯:盧江飛
在過去的一年里,基于資金池的流動性協議(也被稱為自動化做市商,即AMM)幾乎統治了所有DeFi活動,他們沒有訂單薄,而是根據算法曲線(algorithmic curves)提供資產。盡管在流動性和交易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嘆的增長,但第一代自動化做市商仍然相對缺乏彈性。為了適應更多用戶和更多的投資策略,自動化做市商必須不斷優化發展才能提供更好的靈活性和深度——而這,恰恰是Balancer希望通過構建可編程和可定制流動性池所實現的目標。
Balancer是一個全新DeFi協議,能把資產管理和去中心化交易有效結合在一起。
對于投資者而言,Balancer目前所提供的一個核心功能是:指數化的加密資產管理(參見注1)。投資者無需向投資組合經紀方(管理方)支付費用,只需向Balancer流動性池中貢獻資產,就能賺取費用(參見注2)。
對于交易者而言,Balancer是一個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無需許可的非托管交易服務平臺,針對每筆交易所收取的費用最終將會是資產儲戶的投資回報。
Balancer現在所做的事情,很像是把傳統金融領域里富達(Fidelity)旗下的資產管理服務和納斯達克(NASDAQ)的交易服務整合在了一起,然后把納斯達克的交易利潤轉移給富達的資產持有人。
Balancer這種機制創造出了一種「1+1>2」的效果,繼而能推動流動性資產池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流動性池獲得的資金越多,(當有人嘗試尋找資產投資時)就越不可能出現滑點問題。由于關鍵資產滑點問題得到解決,Balancer很快便成為了一個吸引眾多交易者探索競爭交易的場所。與此同時,不斷增長的交易活動也會資產儲戶帶來了長期價值創造(long-term value creation)。最終結果就是:流動性池規模在這種激勵機制下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這套機制顯然非常有效,雖然只運行了短短四個月時間,但Balancer已經為熱門交易資產(比如MKR、REP、LEND、mUSD等)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
舉個例子,對于那些尋求在中心化或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上有更少滑點的MKR交易者來說,Balancer上有一個流動性池非常適合他們,這個流動性池規模約為1300萬美元(其中60%是MKR、40%是ETH),也是目前最具流動性的資產池之一。
成為Balancer的供應方和治理方
Balancer允許供應方——也就是業內俗稱的「流動性提供者」(LP)按自己的條件存放資產,流動性提供者可以加入現有Balancer流動性池,也可以自己創建流動性池——在此過程中,他們可以進行一些參數選擇,比如: 首選配置資產(目前支持幾乎所有ERC-20代幣); 流動性池權重(百分比形式); 交易費用。
這些選擇讓流動性提供者擁有很大的靈活性,也使Balancer成為許多DeFi實驗的沃土,更促使其在很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流動資金(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