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瀏覽:254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20年)》顯示,在當前的區塊鏈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基礎設施交叉創新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領域呈現出“區塊鏈+”的發展格局和“脫虛向實”的良好勢頭。
區塊鏈+發展格局的形成-靈動公司靈動聯系方式靈動客服
區塊鏈正承載著我國在新興領域中占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的期待。然而,由于技術自身的瓶頸和高昂的理解成本,區塊鏈距離真正的大規模落地仍需要時間。但是,中國區塊鏈專利數量和授權數量均位居全球領先地位,顯示出中國在區塊鏈領域的實力和潛力。
白皮書還指出,盡管資本熱情有所降溫,但區塊鏈產業的長期向好趨勢和行業的理性認知依然存在。目前,從業者對區塊鏈持續提升信心,認可區塊鏈的長期戰略價值。與此同時,政策制定方、技術提供方、系統使用方等各類行業參與者已經認識到,區塊鏈的發展需要實際應用落地的路徑探索和解決實體經濟中的問題和挑戰。
區塊鏈與其他技術相結合,共同助力數字化轉型
區塊鏈作為可信交易的基礎組件,并不意味著可以獨立應對所有問題。需要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5G等其他技術相結合,形成協同效應,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共同助力數字化轉型。
區塊鏈應用廣泛,場景豐富
目前,區塊鏈應用主要集中在存證領域,但是還需在工程角度不斷優化,提高可信度、穩定性和擴展性。金融是最為探索的領域,涵蓋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支付清算、資金管理等細分領域。此外,還有許多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領域,涵蓋保險、房地產、商業百貨、安防設備等39個領域。
區塊鏈平臺不斷發展
近日,雄安新區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操作系統,該系統采用自主知識產權,解決了吞吐量、跨鏈協同、數據可信交換和安全等問題。雄安新區積極探索區塊鏈應用,在工程建設資金區塊鏈信息管理系統、征遷資金區塊鏈平臺、財政非稅收入和電子票據區塊鏈等領域取得實際效果。
區塊鏈“脫虛向實”
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領域呈現出“區塊鏈+”的發展格局和“脫虛向實”的良好勢頭,表明我國區塊鏈市場潛力巨大,并且已經形成了產業鏈,產生了社會價值。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各方主體的積極參與,政府需要在創新與審慎之間平衡,構建彈性和激勵性良好的監管機制;行業內組織和政府需要合作,構建良好的區塊鏈發展生態;機構需要加大對新技術的探索和創新,以科技驅動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