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瀏覽:258
能源消耗
比特幣要想發揮作用,需要大量分布式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來驗證交易。為了交換能源和計算資源的消耗,比特幣協議對礦工進行獎勵,讓他們獲得新的比特幣。比特幣通過減半機制來控制貨幣供應,最多創造2100萬枚比特幣,使比特幣成為世界上唯一真正意義上的絕對有限資產。因此,協議消耗能源來驗證網絡中的交易。專業化的挖礦導致了建立專門用于挖礦的建筑和倉庫,使得一些地區的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協議的安全性
挖礦活動對于加密貨幣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使得工作量證明成為分布式共識算法。除了交易操作外,能源消耗對于保護加密貨幣免受網絡攻擊和篡改數據也非常重要。其中一種網絡攻擊是51%攻擊,黑客需要擁有協議總計算能力的51%,才能隨意修改協議內的數據。計算能力相當于機器消耗的能源,所以能源消耗越高,網絡越安全。正如Bitgold的創建者NickSzabo所說的那樣,多產的資源消耗和較差的計算擴展性是確保安全性所需的。
比特幣、銀行和黃金采礦
比特幣礦工的能源消耗確實很高,但與銀行系統或黃金采礦相比,情況有很大不同。根據方舟投資的研究,傳統銀行每年消耗23.4億焦耳,黃金采礦消耗5億焦耳,而比特幣協議消耗1.84億吉焦耳。與這些相比,比特幣協議對能源的消耗較小。比特幣挖礦不是浪費能源,而是讓網絡得以生存、進步并提供去中心化的服務。價格越高,能耗越大,協議的可靠性也就越高。能耗越大,人們對加密貨幣的興趣也越大。問題不在于比特幣消耗了多少能源,而在于我們接受了多少能源的使用。
總之,在加密數字貨幣世界中,挖礦是一個核心概念。對于比特幣來說,挖礦是通過計算機進行運算破解,完成工作量證明從而獲取比特幣的過程。其他幣種的挖礦原理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邏輯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