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瀏覽:270
如果說,Filecoin挖礦是摩天大樓的建造過程,那么集群架構無疑就是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打地基階段。地基的牢固與否,決定著大樓的抗風險能力;地基的架構設計,決定著大樓的占地面積。下面,請跟MT云礦一起,走進這略顯神秘的Filecoin集群。
什么是集群挖礦?
專業解讀:集群(cluster)即計算機集群,由集成的軟件和硬件緊密連接、分層架構、彼此協調,然后在多臺服務器中部署相同應用及服務,以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集群挖礦一般擁有著單個計算機無法達到的計算性能和可靠性,同時又比超級計算機這種高大上的吸金機器,在性價比上具備更強的吸引力。
暴力解讀:集群挖礦就是多臺礦機通過某種方式連接在一起,然后同時進行挖礦;對于個人用戶來說,這種方式的性價比更高、風險更低、爆塊能力更強。
Filecoin挖礦為什么需要集群?
本質上來講,Filecoin是IPFS協議的激勵層,是一個用于存儲的區塊鏈項目,我們需要對客戶提交的數據進行封裝。這也就使得Filecoin礦機的數據處理量非常大(雖然單個礦機也能完成,但效率卻遠遠不夠)。
為了更形象化的理解,我們可以把Filecoin挖礦類比成一個工廠:假如說,一件東西的生產理念非常簡單,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不過生產流程比較繁瑣,耗時較長;而如果把這個生產流程拆分成100道工序,再由100個工人每人做一道,其生產效率也就能達到最大化。
同樣的,把這種方式借鑒在Filecoin挖礦上,也能夠產生相同效果。在我們進行網絡數據封存時,一般需要經過Precommit(P1和P2)以及Commit(C1和C2)兩大步驟,其會消耗大量的計算資源(CPU與GPU)。而當我們把各個組件組合起來,讓它們各司其職,就能讓整體性能達到最大,進而在最短時間內封存最多數據,獲得區塊獎勵(FIL代幣)的概率也就越大。
Filecoin集群的三種搭建方式
1、單機結構的挖礦集群
單機結構的集群挖礦,每臺機器并沒有特別明顯的性能差異與使用區別。簡單來講,這種結構就是把一臺臺礦機放在一個地方統一管理,挖礦所要經歷的全部流程都能夠在同一臺礦機上實現。
這種暴力美學式的集群挖礦方式,并不適用于我們當前所處的Filecoin賽道,它會嚴重降低整個集群系統的處理效率、組合性以及可交互性,進一步增加Filecoin礦機的有效算力封裝周期。
2、集群結構的挖礦集群
集群結構的挖礦集群與單機結構相比,二者間的最大區別在于:集群結構中單臺礦機并不會承擔整個挖礦過程中的全部環節,而是專注于某一環節,其本質上也是由一臺臺礦機組成。
總體來說,集群結構的挖礦集群比單機結構的細分程度更高。集群結構的每臺礦機單獨拿出去,可能并沒有辦法進行挖礦;但當他們聚集在一起時,整個集群的處理能力、挖礦效率以及耦合程度,都會得到成倍提升,管理效率和集群效能也會成倍增強。
不過這種“精細化”的挖礦方式,雖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挖礦效率,卻也會造成軟硬件資源的一定程度浪費,進而使得集群搭建的成本增加。
3、分布式結構的挖礦集群
作為一個全新的賽道,Filecoin挖礦過程的所有環節并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存在著交互性。比如說,Filecoin數據封裝流程中的P1、P2環節,都與數據封裝相關;C1、C2環節,都與zkSNARK(Filecoin網絡中的零知識證明方式)相關。如果說,我們在搭建挖礦集群時,把這些具有關聯性的環節全部放在一起,會產生什么效果呢?
分布式結構的挖礦集群相較于單機結構來說,能夠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而相較于集群結構來說,也能有效提高礦機復用性,減少資源浪費。
總的來說,這三種集群搭建方式,集群結構的挖礦集群更適合大礦工節點,它能夠更快、更具針對性地增加相應設備,滿足業務需求;而分布式結構的挖礦集群則更適合小礦工節點,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