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瀏覽:273
Filecoin集群搭建的相關知識點:
整個集群工作流程需要用到Worker、Miner和Storage這三種礦機組成的集群來進行工作,下面星啟網絡將依據三種礦機所負責的過程進行詳解,以便幫助想要入場的礦工真確了解Filecoin的挖礦部署流程,避免誤入市面上的無良礦商的圈套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Miner:
Miner主要將會負責與主網進行信息互通,即WinningPoSt和WindowPoSt。WinningPoSt指的是在獲得打包權時,需向主網提供時空證明,證明用戶所存儲的數據還完整的存儲在Storage中,以此獲得區塊獎勵。WindowPoSt則是指數據存儲完畢之后,需要生成時空證明,方便主網隨著的抽查數據是否依舊安全完整的存儲。
因此,在組建Miner機器時最好配備兩張顯卡,一張負責WinningPoSt,另一張負責WindowPoSt。這樣不僅可高效的進行工作,還可延長顯卡的壽命。
Worker:
Worker顧名思義就是進行數據封裝工作,在Miner接收到存儲訂單后,將信息告知Worker,Worker將會開始工作,接收用戶數據,并對用戶的數據進行封裝處理。在處理完成后將會生成復制證明給到Miner,并且將封裝完成的數據發送給Storage。由于Worker在整個集群當中承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選擇高性能的AMD處理器,因為其包含SHAextension,能高效地完成PreCommit1的計算。
Storage:
Storage即存儲服務器,主要作用就是存儲處理好的數據。存儲機的后期的擴容能力在集群架構中很重要。所以支持彈性擴容存儲的集群架構為最優方案另外Filecoin對于數據存儲有著非常嚴格的懲罰機制,因此在Storage機器的配置上需要有較高的品質,建議在選購時選擇口碑較好的服務提供商。
關于軟件部分,同樣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我們如何才能讓礦機集群在最短時間內封裝最多數據呢?比較說,P1環節需要4個小時左右,P2環節需要20分鐘左右,C1環節只需幾秒時間,C2環節需要40分鐘左右;那么,我們是否能夠進行一種組合,讓1個P1和3個P2同時進行?或者是其他更快封裝速度的組合?
搭建Filecoin集群三大原則:
1、合理的布局
當集群開始工作時,做到合理地調度任務,充分地利用機器資源,即Worker往Storage傳輸扇區的流量,不能影響Miner和Worker之間請求的流量。集群內部的流量,不能影響集群訪問外網的流量。
2、高效的工作
依據Filecoin挖礦的規則,礦工的挖礦獎勵與幸運值、算力增速、挖礦效率等因素都有所掛鉤,這就要求礦工在組建集群時,需從封裝速度、爆塊率等方面做到多角度的優化。
3、冗余的設計
冗余設計的布局不僅能夠在關鍵時刻遏制損失,還能達到增強服務器的安全性。不過在冗余設計方面切勿盲目,需合理進行布局。以算力中國4P挖礦方案為例,在冗余設計上,依據Filecoin挖礦的規則,就在Storage及Miner進行了合理布局,在減少用戶成本的同時也避免了當系統故障時造成的損失。
Filecoin挖礦投入計算邏輯:
在Filecoin的經濟架構設計當中存儲時長、分為180天和540天,選擇時長的多少將決定自身的挖礦周期。而這些對外提供的數據也將涉及到Filecoin挖礦成本計算,簡單來說,Filecoin挖礦成本分為硬件設施、GAS費、前置質押幣三部分。
硬件設施成本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機器設施的采購成本,另一個是網絡開銷成本。目前市面上硬件服務商給予的價格差別主要在于機器配置以及IDC機房網絡服務上。
GAS費:
在Gas機制的設置上,Filecoin引入了ETH的EIP1559礦工費機制。GAS費將隨著全網算力的增加而增長。截止2021年3月1日,封裝1T算力的GAS費用為0.27枚FIL。
前置質押:
為了保障用戶數據存儲的安全以及存儲服務提供商能夠持續穩定的提供存儲服務,Filecoin設置了前置質押機制,前置質押將會依據礦工提供存儲空間的大小向網絡提供一定數量的質押幣。按照2021年1月4日的數據來計算,1T算力需要質押9.5136枚FIL。
總之,一名優秀的集群管理者與架構設計師,并不應該只能做到單方面的最優解,而是應該可以平衡礦機設備的軟硬件矛盾,這樣才能讓集群以最低成本和最快速度,封裝最多數據!
此外市面上依舊有無良的礦機商打著「單機挖取FIL」或是「一機雙挖」的口號來售賣礦機,星啟網絡也希望通過此篇文章讓場外觀望的礦工清楚明白Filecoin挖礦的復雜性,Filecoin挖礦并不能通過一部礦機就可挖取到FIL,其實需要通過多臺計算機的相互配合才能從中獲取獎勵。
星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熱點: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