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瀏覽:271
近日,現代快報的記者林清智采訪了張強,在江蘇科技大學得知了臥底經歷的詳情。張強是淮安人,今年虛歲23歲。9月9日,他在微信上收到一位女網友的好友申請,兩人開始聊天。張強謊稱自己是張家港人,今年24歲,對方則說她身在合肥,從事一個“投資生意”,并邀請張強加入,但不肯透露初期需要多少錢,“只是說不需要帶錢過去”。張強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平時喜歡獨自去旅行,所以想趁現在沒有上課的機會去合肥看看,就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張強事先就預料到對方可能是傳銷組織的人,所以他做了很多功課,在網上查看了很多關于傳銷洗腦組織的信息,并找到了合肥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和合肥市工商局打傳辦的電話號碼,將他們存儲在聯系人名單中,然后將親人的稱呼全部改成他們的名字,這樣即使手機被沒收,他們也無法敲詐勒索他的親人。
9月11日下午3點35分,張強坐上了開往合肥的D3006次列車,只帶了不到300元的現金一張存款不足500元的工行卡和一張身份證。在火車上,他在人人網上發布了一條狀態,告訴他的朋友們,如果三天后他還沒有更新狀態,那就有可能他身陷合肥的傳銷圈。
9月11日傍晚5點多,張強到達了合肥火車站,見到了那位女網友。她自稱叫陸某,今年27歲,來自靖江,未婚,也在從事她要介紹給張強的“生意”,她提出需要大概五天的時間來安排。張強當時就猜測對方是搞傳銷的。那天晚上7點多,陸某帶他去了港澳花園小區附近,吃完晚飯就到了陸某的住處。這時,一個被陸某稱為“花姐”的女子出現了,她是一位已婚中年女子,自稱是江蘇人,現在和陸某一起做投資“生意”。張強和陸某、花姐住在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里,他單獨住在一個房間。
第二天早上,張強要求去看看“生意”,但陸某卻說不急,隨后帶他四處轉悠,期間大談經濟危機和房地產。張強意識到陸某要開始對他進行洗腦了。當晚,花姐表示第二天要帶他去了解“生意”。9月13日,花姐帶著張強到了一個叫金某的女子家里,金某向他介紹了這個生意的背景和制度,詳細解釋了如何銷售這個“產品”,如何發展人員,以及如何賺到大筆財富,并在紙上演示了一個完善的獎金制度。張強說,他當時就裝作認真學習,將計就計。當天吃完午飯后,張強還見了一位叫王某的男子。離開王某家后,他還見了另外一位女子岑某。他們的對話都是圍繞這個“生意”展開的。張強為了讓他們相信,裝作害怕,假裝打電話得知外婆的父親病重,并通過憋回噴嚏逼出眼淚的方式試圖讓對方相信他的表演。
在多方挽留無效、并取得他要過完中秋節后再回來的承諾后,對方終于同意讓張強離開。9月14日上午10點50分,張強在合肥坐上了開往鎮江南站的D3096次列車。
回到鎮江后,張強花了兩三天的時間,將他在那三天的經歷寫成了一篇日志,并冠以類似章回體小說的標題。整篇日志約有三萬字,共分為九個回合。這篇日志一發布上網,立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截至昨天晚上,瀏覽量已經超過了四萬人次,有900多人分享了這篇日志。很多網友紛紛回帖“膜拜”,但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這種臥底行為不值得提倡。張強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在臥底期間,輪流給他上課的人講的內容都是相互呼應的,每一個人都留下一個問題給下一個人補充。盡管在這段時間里他沒有遇到什么驚險的經歷,也沒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但他也擔心會遭到網上傳說的被割腎事件的發生。當天,他沒有離開,也獲得了對方的認可,對方稱贊他有膽識,經得起考驗,是他們想要的人才。張強表示,寫作也是他的愛好,他最初只是想和朋友們分享他的經歷,讓更多的人了解傳銷的最新狀況,沒想到這篇日志會獲得如此大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