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9|瀏覽:241
6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2020年以來,發達國家推出了超級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疫情大流行。財政政策大幅擴張的同時,貨幣政策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寬松程度。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擴張近一倍,歐央行擴張超過一半,日本銀行擴張超過四分之一。這些非常規的舉措在短期內確實起到了穩定市場和穩定人心的作用,但是也帶來了負面效應,全世界各國需要共同承擔這些效應。
郭樹清強調稱,中國在加強宏觀政策應對時,沒有采取過度放水的措施。一些國家批評中國的政策力度不夠,對全球經濟復蘇的貢獻不足。這種批評明顯是偏見或誤解。
他進一步介紹稱,從貨幣金融政策來看,2020年銀行貸款新增19.6萬億元,增速為12.8%,社會融資規模增加35萬億元,增速為13.3%。這在世界范圍內是非常罕見的。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和減少服務收費,2020年金融系統為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從財政稅收政策來看,2020年我國對企業和居民的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公共預算赤字率為3.7%,再加上新增的抗疫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及政策性銀行的額外投入等,這些數字合計超過了名義GDP的10%。
郭樹清表示:“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應對政策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他說,2020年中國經濟實現了正增長,促進了周邊國家和主要貿易伙伴的經濟復蘇,阻止了世界經濟陷入更大的衰退。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提供了全球約一半的終端產品,而且總體上沒有提高出口離岸價格,為全球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打下了堅實基礎。他說:“如果說最發達國家大量印發的貨幣形成了拉動全球通脹的動力源,那么,中國數億勞動者生產的商品就是穩定全球通脹的重要支撐。”
(編輯孫倩)
來源:證券日報網 昌校宇
熱點: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