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瀏覽:289
目前,我國央行的總資產中大部分是外匯資產,占比高達58%,其次是對存款金融機構的債權,占比約為31%。由于美元輸入導致外匯占款比例較高,央行的貨幣發行權等于被美聯儲所侵占,嚴重影響國內的宏觀調控,并為中國帶來了外匯儲備風險與經濟風險。因此,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推動我國的去美元化,加強央行的權力集中,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此外,銀行表外和互聯網金融等對貨幣乘數的抬高,稀釋了央行的貨幣發行權,對國內系統性安全形成威脅,并削弱了人民幣的信用。央行數字貨幣將對銀行表外等施加牽制作用,加強央行的集權。
央行數字貨幣具有國家信用背書,與法定貨幣等值,具有法償性,因此與比特幣等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不同。比特幣等由于不具備國家信用等特征,價格波動性較高,無法取代等價物。因此,中心化的法定數字貨幣更具信用特征、法律特征和穩定特征,才會得到更多認同,具有價值基礎,成為等價標準。
各國研究的數字貨幣都具有主權特性,與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等不同,只能是中心化產物。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在不同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中會產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