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瀏覽:267
比特幣從誕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主要問題包括:1、是否能夠超越區塊鏈平臺應用,代替法定貨幣支付。2、比特幣挖礦消耗的高能耗,每年消耗的電力超過160多個國家的用電量。3、比特幣與實物經濟沒有直接聯系。4、比特幣交易涉及國際資本流動,難以管控。
這意味著大規模比特幣挖礦在中國將無立足之地,比特幣挖礦在中國將會受限。與此同時,作為G2國家備受關注的美國,一些州正在大規模歡迎比特幣礦業。這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和啟示。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家位于北美并在北美資本市場上市的主流虛擬貨幣比特幣礦業公司。
那么,在面對不確定的風險時,我們應該如何防范呢?
當前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宏觀經濟顯示,回收流動性是必然之舉,加密貨幣危機即將來臨,加密市場正站在牛熊轉折的十字路口。由于加密市場的特殊歷史背景,市場再次經歷超大牛市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牛熊轉換令人膽戰心驚,錯失最后一輪超大漲幅也令人心有不甘。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抵御這些不確定性風險呢?
風險和機遇并存,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我們要找到確定性來抵御不確定性。目前的確定性是我們能夠確定我們為對抗不確定性所能夠承擔的代價,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可以確定我們為此付出的成本。這些成本的使用方式不同,對我們產生的效用也會有所不同。
對于大眾來說,投入成本有三種主要方式:
1、持穩定幣,面對變化保持不變。這種方式風險最低,相應地,風險低也意味著承擔失去資產翻倍的可能。當然,我們也保留了在熊市抄底的籌碼,但不參與市場,可能會導致我們與市場越來越疏遠。
2、購置加密資產。這種方式風險最高,因為我們可能要承擔牛熊轉換帶來的資產跌價損失,但如果遇到最后一輪牛市,資產也有翻倍的可能性。
3、投資礦機。這種方式風險適中,但收益可能是最高的,前提是回本周期要盡可能短。任何一位投資者在主觀判斷下,投入購買資產的數量一定是小于礦機預期收益的數量,否則直接購買資產就可以了。
作為全球分布式存儲行業的領軍者,IPFS備受地方政府的青睞。面對時代和機遇的選擇,一些地方政府和龍頭企業愿意親身參與這場科技變革。
政府支持并融入IPFS分布式存儲領域,對于國內各行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科院(IPFS)分布式存儲聯合實驗室,成立于2021年4月24日。 - 人民云網在2021年1月27日宣布使用IPFS技術,人民云網是人民網與工信部合資公司,旗下的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數據中心網。 - 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省中科院、浙江省社科院、浙江大學等于2021年1月11日成立2021—5G新基建IPFS創新調研小組。 - 國家科技部在2020年4月3日表示,加大前沿技術研發IPFS分布式存儲,重點包括區塊鏈、先進計算、核心軟件、寬帶通信、人工智能等,以支撐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國家廣電總局在2020年11月6日的技術應用白皮書中提到了IPFS分布式存儲技術,肯定了其應用價值與技術優勢。 - 國家早在2019年4月成立了IPFS專業委員會,任命辛秉謙出任秘書長,以整頓行業亂象及制定相關政策整頓行業,確保IPFS在中國良性發展。
從最積極前沿的角度來看,一些比特幣礦主們將轉變思路,開始轉型發展web3.0時代,例如一些礦工已經開始積極參與Filecoin等新興項目的挖礦。當前整個區塊鏈市場仍處于藍海階段,未來可能會有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發展。區塊鏈行業可能為您帶來長期或更大的利益。
因此,抓住時代的脈搏,進入區塊鏈領域,并根據自身情況參與其中,才有可能迎來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