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瀏覽:259
早在2017年,人民銀行與中央網信辦等七個部門一起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該公告明確指出虛擬貨幣交易和ICO行為是非法金融活動,并且開展了整頓工作。
但是一些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為了逃避監管打擊,注冊或將服務器設置在境外,繼續從事相關活動。
這些平臺常常利用各種手段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例如最近在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較大時,一些平臺開始炒作虛擬貨幣是超越黃金白銀的避險資產的概念,實際上卻導致消費者遭受巨大損失。
而且,這些平臺還通過使用機器人程序進行刷量、篡改數據等方式來營造虛擬貨幣交易市場的繁榮假象,以吸引客戶進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風參與相關投機行為。
該協會表示,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一些平臺通過高買低賣、高頻交易等惡意操作程序侵占消費者的財產。有些平臺還利用橫盤、拉盤、砸盤等技術手段操縱交易,消費者對實際交易情況一無所知。甚至一些平臺通過宕機、拔網線、資產凍結等方式使交易突然停止,參與杠桿交易的消費者因無法主動平倉而遭受重大損失。
因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提醒大家,任何機構和個人都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活動及相關投機行為。會員機構應該遵守行業自律要求,主動抵制非法金融活動,不為其提供便利。
同時,廣大消費者也應該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要盲目跟風參與相關投機行為。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