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6|瀏覽:256
明確了這個概念,我們就很容易理解NFT了,它和比特幣是相反的,是不可替代的,每一塊NFT都有獨立的價值,而這一塊NFT的價值來自它綁定的那份數字資產,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過去,如果藏家花錢購買一件藝術品,比如畢加索的畫作,就可以把它搬回家。
高歌猛進的數字貨幣,把火燒到了藝術圈。一幅名畫,拍賣出幾千萬美元的高價,大家一定會覺得很正常,因為有獨一無二的收藏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但如果一幅虛擬的畫作,就是電腦上畫的一幅畫,數碼“藝術品”。如果也拍出了幾千萬美元的價格,是不是認為有點離譜了,但這種情況就真的發生了。
這就是當下最火爆的區塊鏈圈與藝術圈的混搭。有一副數字的畫作,在老牌的佳士得拍賣行進行拍賣,竟然賣出了7000萬美元的高價。大家會說,這不就是一張可以隨意下載復制粘貼的圖片嗎,究竟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實際上背后大有玄機,這就是NFT的概念,也就是基于區塊鏈圈時下最流行的非同質化代幣。
什么是NFT?簡單拿比特幣來類比,一塊比特幣和另一塊比特幣是沒有什么區別的,可以等價的互換,這叫同質化的代幣,而且是可以分割的。
明確了這個概念,我們就很容易理解NFT了,它和比特幣是相反的,是不可替代的,每一塊NFT都有獨立的價值,而這一塊NFT的價值來自它綁定的那份數字資產,是不可分割的。
就像一幅畫,你不能把它分割,否則就沒法看了。所以在過去,如果藏家花錢購買一件藝術品,比如畢加索的畫作,就可以把它搬回家。但購買一件以NFT形式拍賣的數碼作品,藏家其實只得到了所有權的標記,類似于知識產權,而不是實物產品。這就是區塊鏈技術對以往藝術品收藏的一種顛覆,也是區塊鏈技術的破圈。
區塊鏈技術破圈的背后是永恒的故事性。其實每一次區塊鏈技術的破圈,都會掀起第一波支持者的狂歡,前面有馬斯克支持比特幣交易,這個已經讓幣圈的人興奮不已。現在又有一個天價數字的收藏品,確實讓幣圈的人為之狂歡。
現在NFT和藝術圈結合得比較緊密了,因為藝術品本身是有價的,容易得到體現。但藝術品有個最大的問題,贗品的問題。而NFT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因為它利用了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可以溯源,辨別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由此我們可以發揮想象,只要你能確定一個東西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復制品,不是衍生品,也不是最后派生出來的,它的價值就會與眾不同。
因為人類是相信故事的,而所謂的故事,就是某個東西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所以有價值。
NFT的應用可能還會繼續推廣下去,如果將來大家都這么做了,至于哪些東西會真的有價值,其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要看這個人的故事性有多強,比如你發的第一條推特,也可能會變成一個NFT。因為藝術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所以把故事性和NFT結合,會發現它的價值也是真實存在的。
區塊鏈真的是未來的趨勢了嗎?這次NFT虛擬畫的拍賣,打開了大家的視野跟空間。但這個事看上去其實就挺蹊蹺的,我們最好還是要擦亮眼睛來看。
首先,這次天價的NFT交易,確實更像一場炒作,因為這次天價NFT的買家,正是世界最大NFT基金的創始人,可以說是非常好的營銷。
另外,根據佳士得觀網的數據,參與這次競拍的33位“收藏家”,有30位都是首次參與藏品拍賣的人士,且多數為年輕的80后甚至00后。
綜合這兩點一看,答案就很明顯了,這次所謂藝術圈的“破圈”,很可能只是一次NFT的自我營銷,也不得不說確實是很好的營銷。特別是在全球數字貨幣一起被炒到白熱化的現在,一張普通的數字圖片也借著區塊鏈的東風,在二級市場上由幾美元炒到幾千美元,錢來得特別容易。但這樣的行情是能夠持續的嗎?
我一直在強調的一句話:股市是故事,故事的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信。
其實在任何的投資市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