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瀏覽:317
最近一段時間,Web3.0不斷“刷屏”,而國內市場也隨之而動,以“數字藏品”的身份發展的熱火朝天、風生水起。眾多博物館、頭部互聯網公司、媒體、原創藝術家等紛紛入場,發布了自己的數字藏品。
在數字藏品蓬勃發展的同時,不少人可能也會有一些疑問:數字藏品是不是就是NFT?數字藏品的發展現狀如何?數字藏品有安全風險嗎?
為了讓大家對數字藏品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我們特別準備了數字藏品專題系列文章,帶大家從數字藏品的基礎概念、發展現狀及應用、面臨的安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全方位來了解和認知數字藏品。
第一篇是數字藏品基礎入門篇,請跟隨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什么是數字藏品?數字藏品與NFT是什么關系?數字藏品與虛擬貨幣、元宇宙有什么聯系?聯盟鏈與公鏈上的數字藏品有沒有什么不同?
01數字藏品是NFT嗎?
在很多時候,人們習慣將數字藏品與NFT混為一談,但數字藏品不等于NFT,其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什么是NFT?
NFT全稱NonFungibleToken,即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非同質化資產,一種不可分割、獨一無二的代幣。可以自由交易買賣,包括但不限于游戲內資產、數字藝術品、圖片、音樂、視頻、3D模型等各種形式。
什么是數字藏品?
“數字藏品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從百度百科的定義可以看出,數字藏品沒有開放其二次交易屬性,更符合國內監管要求,我們可以理解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受監管的NFT。
數字藏品在保留了NFT重要屬性的同時,又做到合規化。
數字藏品與NFT相比,其推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創作者的版權問題,讓其權益得到保障,其對應的數字憑證本身的內容可以是一張圖片、一首音頻或者一段視頻等。一般而言,具體包括:
1)創作者本身的信息; 2)數字藏品認證的時間戳; 3)數字藏品本身指代的數字憑證內容,即核心媒體文件URL信息; 4)該數字藏品的發行認證方簽名數據。
數字藏品在符合國家法規政策的同時,開創了一種新型可確權、可追溯的文化消費模式;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傳播上變得更加高效;相比較NFT更加低碳環保,數字藏品能耗極低,不到供應鏈NFT的1%左右。
02數字藏品與虛擬貨幣有何區別?
虛擬貨幣的概念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虛擬貨幣是區塊鏈上的同質化代幣,可在鏈上進行交互與交易,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
我國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是明確的、一貫的,即虛擬貨幣均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均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而數字藏品與虛擬貨幣等同質化代幣存在本質不同,它有特定作品、藝術品和商品的實際價值做支撐,也不具備支付功能等任何貨幣屬性。
03數字藏品與元宇宙有何關系?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有8個關鍵特征:即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ness(沉浸感)、LowFriction(低延遲)、Variety(多樣性)、Anywhere(隨地)、Economy(經濟)、Civility(文明),其中,文明是最終發展方向。
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藏品將在元宇宙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身份識別、經濟系統甚至最終基于元宇宙的文明體系的形成。
1)Identity(身份):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藏品,因其特性而可以作為用戶身份信息的載體,支撐身份認證體系,保護用戶身份信息,免其被盜用、偽造或篡改。
2)Economy(經濟體系):元宇宙包羅萬象,內容資產的確權必不可少,數字藏品則是元宇宙資產確權的根基;同時元宇宙中的各種經濟往來最終將會組成元宇宙的經濟系統,數字藏品的價值支撐為元宇宙中所有的用戶提供了一個開放公平的經濟體系。
3)Civility(文明):元宇宙是現實世界的映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