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6|瀏覽:245
“挖礦”一詞不用過多解釋了,現在的重點是“礦難”!此礦難非彼礦難,我們今天說的礦難是因為虛擬貨幣價格暴跌導致“礦業”集體崩盤的一種現象。
第一次礦難距離我們不遙遠,那是2014年國外多家交易所聯手操控比特幣價格,最大交易平臺Mt.Gox繼而跑路,讓比特幣一夜之間腰斬,快速從當年1000美元的高點跌落到500美元以下。中期入場和在高點接盤的人該跳樓跳樓,該寫遺書的寫遺書。
在經歷了腰斬之后,到2015年左右,比特幣持續陰跌到200美元,一直到2017年初虛擬貨幣的價格始終非常穩定。比特幣轉賬非常簡單,只要有對方的錢包地址即可,無需經過任何驗證,而真正把虛擬貨幣換成錢則需要一個交易機構。當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對虛擬貨幣保持觀望態度,看其任由發展會是個什么狀況。
因此當時Mt.Gox就只有“最大交易平臺”可以說除了“最大”兩個字之外他的信用一問不值。當時Mt.Gox的跑路加劇了人們對比特幣信任的降低,炒家迅速拋售離場,導致礦難形成。
現在,由于一些國際大事件的發生,如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總統等,相當龐大數量的資本無處可去,于是開始涌入
熱點: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