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50
每當我們面對新生事物,腦海中最先出現的總是疑問:支付寶使用方式是否會就此發生變化?數字人民幣和流通的現金是怎樣的關系?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之于數字人民幣的價值是什么?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后,個人消費將出現哪些不一樣的面貌?
看完這篇文章,你很可能會獲得關于數字人民幣的初步了解。
數字人民幣接入主流支付工具
數字人民幣至今仍處于測試階段,因而不會向公眾大規模開放,只有少數擁有測試資格的用戶可以將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和支付寶進行綁定。支付寶的數字人民幣入口設置在了“我的”頁面下,支持與余額功能類似的個人賬戶轉入轉出、銀行卡管理以及對其他賬戶的轉賬、收款。
大多數在線支付都具備實名交易的特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如此。不過支付寶的數字人民幣功能考慮到了實體貨幣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在開通功能時可選擇匿名或實名使用。實名使用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又分為四類,最高的一類將無余額、單筆支付和年/日累計支付上限,開通方式也分為銀行柜臺和手機自助。
此前已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六大行接入數字人民幣錢包,這次支付寶支持數字人民幣,也伴隨著其所屬的螞蟻集團設立的網商銀行推出相應錢包功能。用戶可以在數字人民幣App中以網商銀行添加子錢包,支付寶選擇付款方式為數字人民幣時也會提示為網商銀行。
相較過去最大的變化,是數字人民幣App的六大銀行子錢包中,都出現了支付寶關聯的餓了么、盒馬生鮮、天貓超市入口,數字人民幣使用和人們習以為常的在線支付走得更近。可能是開發仍在進行中的關系,網商銀行的子錢包暫不提供這些入口。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目前已經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數字人民幣轉賬付款,不過轉賬功能還僅支持以支付寶賬號開通的實名錢包。而在其他的個人賬戶資金轉入/轉出,對在線支付場景中的付款/收款,都和普通支付寶使用流程相差無幾,僅存在交易渠道名稱上的區別。
說白了,接入數字人民幣之后支付寶不會有任何變化,過去怎么使用之后也會一樣用下去。這也是中國發行數字人民幣的目標之一,在不影響現有市場秩序的前提下,提供完全基于電子化現金。居民可以同時獲得數字貨幣交易的便利以及更高等級的安全性。
全新形態的現金正在走入生活
由中國人民銀行試點發行的數字人民幣,正式名稱為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從字面上就能直觀了解其身份。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方式在今天完全不陌生,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或其他得到認證的終端,基于個人賬戶進行貨幣交易與流通,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觀感差不多。
不同之處在于,數字人民幣和常常以實體貨幣存在的人民幣一樣是中國法定貨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內雖然可以進行金額的交易流通,但實質上是基于商業機構儲蓄規模進行活動的,并不能和法定貨幣劃上等號,在面臨商業機構破產等潛在風險時也難以得到應有的法律保障。
正因為擁有法定貨幣地位,任何商家都不能提出拒收數字人民幣的請求,否則將屬于違法行為,這一點是背靠商業機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論如何都不具備的。對于不使用商業電子支付手段,但希望享受到電子支付便利的人來說,這會是極大的權利保障。
早在2014年,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提出了數字人民幣的想法,經過一系列調研、論證和準備工作,終于在2020年開啟了全國各地試點,涉及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獲得使用資格的公民,將收到包含數字人民幣App下載鏈接的短信,而后可開通對應的個人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