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67
姚前是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1春季會議”上發表了上述觀點。他強調了數字人民幣的競爭力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探討。
國際上關于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替代美元的討論很多,姚前認為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是歷史形成的,削弱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并不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目標。他認為,央行數字貨幣的出現可能改變現有的格局,但這是數字化進程和市場選擇以后自然演進的結果。目前,央行數字貨幣在如何定位上存在爭議。
姚前認為,基于賬戶和基于代幣兩條技術路線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代幣實質上也是一種賬戶,只不過是新型的加密賬戶。央行數字貨幣會吸納先進技術,不斷完善其技術架構體系。雙層運營和單層運營也并非是二選一的關系,可以并行不悖、兼容并蓄,供用戶選擇。央行數字貨幣可以通過區塊鏈網絡直接向用戶提供,以實現金融普惠。
近年來,各國央行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項目逐漸增多,其中很多已經實現了智能合約。姚前認為,數字貨幣不能簡單模擬實物貨幣,未來的數字貨幣一定會走向智能貨幣。在數字世界中,隱私性、數字身份的真實性問題、安全問題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姚前指出,數字人民幣的競爭力與其他數字貨幣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值得深思和探討。
以上為姚前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1春季會議”上的發言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