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2|瀏覽:249
泰國央行發出警告,對于將數字資產用作交易媒介的加密貨幣持有者,如果這種做法變得普遍,可能會采取強力監管措施。
泰國央行指出,任何從事數字資產交易的人,無論是都可能面臨洗錢、盜竊和價格波動等風險。央行重申了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等加密貨幣在泰國不是法定貨幣,并警告監管機構會帶來嚴重后果。“如果使用數字資產作為支付商品和服務的手段變得普遍,BOT將與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其他相關機構協調,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它們不會對公眾、經濟和金融體系構成廣泛風險。”
泰國央行補充表示,他們仍在開發央行數字貨幣(CBDC)以及為該國法幣支持的穩定幣的指導方針。4月份發布的CBDC的擬議路線圖顯示,初步測試協議計劃于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除了CBDC和某些穩定幣外,泰國的監管機構已經發布了一些針對個人加密貨幣交易者和企業的指導方針。
今年早些時候,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議對泰國加密貨幣投資者設立100萬泰銖(約合3.2萬美元)的最低年收入要求,但在公眾的強烈反對下被迫撤回。上個月,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通知,禁止泰國交易所處理基于備忘錄的代幣、基于粉絲的代幣、不可代幣和交易所發行的代幣。
與此同時,泰國交易所的加密貨幣交易量持續增加。根據泰國證監會4月發布的數據,從11月到2月,交易所的總交易量增加了約600%,如果繼續這種趨勢,在發布時可能超過40億美元。
文章來源:友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