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瀏覽:261
今天再談一個利好,那就是支付的意義。
前一陣子傳說小米接受了比特幣支付。把我嚇了一跳,后來專門求證了一下,是小米在國外合作的第三方搞的。也就是說跟小米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我就說,雷老板什么時候變得這么膽大。
算是個烏龍事件,不過接受加密貨幣支付,對于區塊鏈的意義還是很重大的,特別是前一陣子有傳言說亞馬遜準備接受比特幣加密貨幣或者未來真實現,那意義真的不得了。
第一,安全性受到確認。
大的公司,大的機構和我們普通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錢多,第一點想到的不是賺錢,而是怎么才能不虧。那么這些機構接受支付一定是經過嚴謹的分析,算好了成本與風險。不是沖動和時髦才敢進去
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比特幣是一個巨大的泡沫,如果你認為過去十幾年比特幣都是因為炒作才被炒起來,那到了這個時候,比特幣的這個泡沫就被坐實了。
你再往前想一步,這就代表著區塊鏈這種技術,安全性被主流認可。那就不只是比特幣,各種加密貨幣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認可,就像是每次幣圈恢復牛市一樣,比特幣領頭,其他的幣也會雞犬升天。
第二,規模會迅速擴大
之前幣圈的規模不大,往往是因為它只是一個資產標的,加入的人其實沒有什么實際的想法,就是看著好玩兒,炒買炒賣。他自己是商品和投資品,別人是來買他的。而且還面臨著各種監管,各種的不靠譜。各種套路,各種z金盤,各種傳銷。有很多人被騙了之后,就認為區塊鏈是騙人的。
而一旦加密貨幣自己作為貨幣或者媒介可以購買別的商品的時候,進入他的這個資金的體量就會迅速的擴大。
這個意義和黃金還不一樣。黃金往往是作為一種穩定的資產和投資品。如果你要拿黃金直接交易,實際上是非常費勁的。不好攜帶,不好保存,不好分割,這些都顯而易見。
歷史上我們雖然以黃金做錨發行貨幣,不過那發出來的也是信用貨幣。后來也是因為信用的擴張導致黃金不夠兌付。
而加密貨幣是電子現金,他不是信用貨幣。他不是我欠著你,記個賬打個欠條就可以用,而是我轉給你之后,我自己就沒有了。這是根本的區別。
在國外可以明目張膽的購買各種商品,也會更好的受到法律的監管和監督。有些人說這些東西不可追溯,怎么辦?我覺得只要你想在上邊兒進行交易,你就要做kyc,把公鑰和自己的名字記錄上交不就可以了。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提升效率,倒不是隱私不隱私的問題
第三,未來倒逼相關政策和發展
一旦加密貨幣進入這些領域,我想會立即倒逼各種政策的出臺。甚至加速數字法幣的進入。
比如之前有一位y行的官員就曾經說過,也不是沒有可能考慮把數字人民幣放到以太坊的公鏈上。這就比較厲害了,也是我之前的那個判斷,由于數字人民幣自己就是一條聯盟鏈。他的所有的賬戶是可追溯可查詢的。
甚至可以把它放到交易所,代替現在的穩定幣,那他就是近乎完美的。既有zf背書,又可以查詢相關的記錄,又能提升效率,最關鍵的是,它可以繞過現在整個世界的金融信用體系。助力我們的國際化目標。
到那個時候,底層的制度也會逐漸的完善,整個交易的體量會大幅的上漲。廣為詬病的監管比較少的問題,收不到稅的問題,追溯不到資金來源的問題,龐大的地下交易問題可能都會被解決,當然這只是開個腦洞,比較遙遠,但是我想這個方向應該是沒錯的,既然打不死他,那就順應他,堵不如疏。新的技術往往是在一片爭議之中改變這個世界的。
來源:百度
作者:扮豬并不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