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瀏覽:276
說實話,今年二季度對于加密貨幣行業來說并不“友好”。先是五月中旬,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次日,比特幣就出現了單日暴跌(從4.5萬美元降至3.6萬美元)。緊接著,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6月開始,四川省有關部門就下發通知,要求發電企業自查自糾,立即停止向虛擬貨幣挖礦項目供電,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清理要求。此后,四川省所有比特幣礦機集體斷電,比特幣算力暴跌。到了7月份,比特幣全網難度出現了史上最大規模下調,全網算力一度跌至61EH/s,幾乎與2018年礦難水平相當。
這一系列的打擊使市場陷入低迷,許多上市礦企的業績表現開始下滑,但也有少數企業通過收購業務,全面布局區塊鏈行業,想辦法突破困境,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為行業能在低谷時期繼續增長奠定基礎。
--- 礦池發展勢頭強勁
我們發現,在“6·19”四川等地礦機集體斷電之后,前五大礦池算力只用了一周時間便恢復了正增長。對于有些礦業公司來說,其礦池的發展勢頭已接近挖礦業務。
此外,就在比特幣史上挖礦難度最大的一次下調之前,前十大礦池算力增長也全部實現轉正。如今礦池的頭部效應仍然存在,而且影響越來越顯著,而在“天然友好”的挖礦模式支持下,這些頭部礦池的自我恢復能力也是相對較強的。
其實,“礦池”這種機制就是一種將少量算力合并聯合運作的方法,不論個人礦工所能使用的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不管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區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一定比例數量的比特幣獎勵。這種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依照貢獻度分享。
那些礦池(尤其是頭部礦池),基本都是基于這種運作模式的,這種模式的優勢就是能夠達成“穩健增長”。這主要是由于礦池在比特幣生產、交易和應用這條產業鏈中始終處于上游,而與其他傳統挖礦模式不同的是,礦池的存在大幅降低了比特幣開采難度和開采門檻,礦工可以自由選擇將自己的礦機接入到哪個礦池,不用擔心“斷電斷網”問題,繼而真正實現了人人皆可參與的比特幣挖礦理念。不僅如此,由于礦池是按算力占比給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