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瀏覽:282
然而,加密貨幣的現狀(冗長且復雜的地址、密碼和安全風險)仍然對新用戶采用上存在很大的障礙。一項調研結果顯示,7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交易加密貨幣的壓力大且存在著不必要的復雜性。大多數人(55%)表示他們過去在進行加密貨幣交易時遇到過各種問題,其中18%的人丟失過資金,6%的人遭受過中間人的攻擊。
即使對于精通技術的程序員或技術人員來說,這些復雜性也會帶來實際的破壞性后果,更不用說普通人對技術創新的理解和能力水平相對較低。近期海內外也是黑客頻繁出現,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黑客攻擊并非是破解了區塊鏈的秘密或代碼的錯誤,而是由于項目方犯下的一些小失誤導致私鑰泄露或轉賬出錯。即使是市值上億美元的頭部項目也難以避免轉錯地址或丟失私鑰的問題。
因此,在任何人都可以像法幣一樣發送和接收加密貨幣之前,加密貨幣需要克服目前的可用性障礙。冗長且復雜的哈希值因為一旦輸入錯誤就意味著損失所有資金。不管是對機構還是個人,這些失誤都是致命的。
那么如何讓普通人更易上手呢?
InterwalletOperability(FIO)作為分布式去中心化協議,旨在優化和簡化代幣的流通過程,并提高代幣流通中的安全性。該協議通過抽象私鑰和公共地址的理解,從而降低新用戶進入加密貨幣的門檻。FIO系統通過與錢包集成,添加到錢包的操作系統中,繞過了復雜的操作和理解。
例如,一個比特幣地址是由35個隨機字母數字字符組成的標識符,對于普通人來說非常難記。通常,人們會將其復制并粘貼到錢包中,然而這個過程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因為黑客可能利用“中間人攻擊”來替換給定的公共地址。
同樣,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公共加密貨幣地址也是有風險的,因為交易是不可逆轉的。一旦發生錯誤,可能導致交易失敗或用戶損失資金。
FIO協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用簡單、人類可讀的FIO地址代替冗長且復雜的公共地址。這個地址可以在多個區塊鏈網絡上工作。
具體來說,用戶可以使用類似電子郵件地址的“FIO地址”,這些“人類可讀”地址適用于任何代幣和任何鏈,省去了使用私鑰和公共地址的麻煩。FIO地址將公共地址抽象出來,用戶不需要查看甚至不知道公共地址的存在。當使用FIO賬號進行轉賬時,它會自動映射到相應的區塊鏈地址,將來可能成為區塊鏈世界唯一需要記住的賬戶名。
未來FIO在加密世界的地位
目前,區塊鏈的整體基礎設施和操作體驗都對新用戶不太友好,但毫無疑問,區塊鏈的技術會逐漸改變個體和組織間的互動方式。然而,現有的基礎設施在“便捷安全易用”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近期火熱的元宇宙展示了區塊鏈的互通性和可組合性,可以理解為區塊鏈上的代幣資產、用戶地址、智能合約等可以原生地與合約進行交互。在Defi和NFT世界中,這將發揮巨大的能量。想象一下,在無盡的Defi世界和元宇宙場景中穿梭,你的對外名片就是你的地址。如果FIO協議整合進所有的元宇宙應用和錢包中,一個人的名片將從一串代碼進化為一個簡潔明了、有辨識度的郵箱地址,就像是從蠻荒時代進入文明社會,公共地址的身份作用也得到有效體現。FIO協議通過簡化抽象私鑰和公共地址,降低了新用戶進入加密貨幣的門檻。作為Web3.0的重要基礎設施,FIO無疑將推動更多人接受和應用區塊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