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瀏覽:376
區塊鏈技術首次提出于2008年,經過10年的發展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受追捧的互聯網概念之一,被譽為區塊鏈元年。區塊鏈被認為是推動大數據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它的初衷是通過信息不可篡改、自治性、去中心化等特點解決信息篡改、數據泄露等問題。然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賬本,而是一個社區,一個由各方組成的生態系統。目前,隨著區塊鏈的經濟價值不斷被炒高,但由于仍處于萌芽階段,社會化安全問題和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區塊鏈良性發展的絆腳石。
為了增加全社會對區塊鏈生態安全的關注度,并共同打造健康發展的區塊鏈生態,中國區塊鏈安全聯盟于6月2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了首屆中國區塊鏈安全高峰論壇。此次大會受到了國家及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多個國家部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大會旨在集合各方力量共同推進區塊鏈行業安全生態的發展。
近年來,全世界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態度逐漸從謹慎轉向鼓勵創新。然而,區塊鏈領域相關的安全事件以及暴露的社會化安全問題令人擔憂。為了加速構建區塊鏈行業安全生態建設,中國區塊鏈安全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騰訊安全、知道創宇、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等二十余家機構、單位共同發起,并將建立區塊鏈生態良性發展長效機制,重點打擊利用區塊鏈名義進行傳銷、詐騙等非法行為。
區塊鏈行業安全生態中媒體是最重要的一環。大會邀請到了一本財經、一本區塊鏈的創始人王奕,她從媒體跟輿論的角度分析了區塊鏈的安全現狀。王奕指出,區塊鏈作為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領域,吸引了許多盲目的炒幣者。她認為,現在所謂的炒幣就是炒用戶的心理,一旦出現安全問題,會引發用戶恐慌性的拋售,從而導致幣價波動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在這個信息與安全交集的時代,網絡安全問題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攻防戰,因此安全問題成為了數字貨幣領域影響價格波動的核心因素。
區塊鏈安全背后正在形成獨特的黑色產業鏈。針對這一問題,來自Imtokten的Blue呼吁炒幣者加強安全意識,并學習了解什么是區塊鏈,以確保數字幣安(Binance)存儲